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0年04月01日 总第237期

2020-04-02 13:49 来源: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摄影公社 编辑:junner

摄影公社2020年01月08日 总第226期.jpg

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0年04月01日  周三 总第237期

摄影——在这里更加得到尊重

【本期内容】

⊙西藏阿里又荐新首代

⊙共同战“疫”如何使用图片才能不侵权

⊙全国著作权2019年登记总量超418万

⊙版权搜索上线 

⊙“疫”线报道|武汉,我回来了!



西藏阿里又荐新首代

近日,本会收到中共西藏阿里地区区委宣传部发来公函,推荐尼玛次仁为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阿里地区首席代表,推荐阿旺扎西为副首席代表。阿里地区向中摄权推荐首代人选,已按程序报西藏自治区摄影家协会。

2222.jpg

阿里——古格王朝遗址          山原 摄

阿里地区是西藏面积第二大的行政单位,亦是我国海拔最高的行政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中摄权在2016年9月在阿里地区设立首席代表,是国家级摄影组织首个在该地区建立联络机制的社团,亦是以文化扶贫带动祖国高原地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一次实践,得到了阿里地区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此次中共阿里区委宣传部再次向中摄权推荐首席代表,又一次证明阿里地区非常重视摄影文化在阿里的发展和建设,同时也欢迎全国广大摄影家常去阿里,用手中的镜头记录和赞美阿里地区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古迹,用真实和生动的画面讲好中国阿里的美丽故事。



共同战“疫”如何使用图片才能不侵权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在全民战“疫”期间,如何使用图片才能不侵权呢?

无论是利用相机拍摄还是通过电脑创作完成的任何一张图片,想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首先必须构成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其作品的,属于侵权行为。

但并不是任何未经允许或授权使用他人图片的行为都构成侵权,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两种例外情况,即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

法定许可是指社会公众无须经过著作权人的同意,在支付合理报酬的情况下,依据法律规定直接获得作品的使用许可。我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关于作品法定许可的几种情形,总结其中关于图片的法定许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图片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报纸和期刊(纸介质载体)之间的转载和摘编;二、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在各种平台上的图片作品;三、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允许使用的外)、制作课件、实施远程教育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由制作课件或者依法取得课件的远程教育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向注册学生提供;四、为扶助贫困,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公众免费提供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种植养殖、防病治病、防灾减灾等与扶助贫困有关的图片和适应基本文化需求的图片作品。

法定许可的适用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满足相关条件。

因疫情而通过网络为广大学生授课,在课件中使用网络上的图片,构成法定许可的前提,但必须是为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且由制作课件或者依法取得课件的远程教育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的。此种情况仍要符合法定许可的前提条件即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而合理使用是指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使用他人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只要在使用过程中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即可。

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的关于图片的合理使用情形有: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适当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图片作品;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图片作品;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图片作品;四、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图片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五、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图片作品。

关于是否构成合理使用,依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是否属于适当引用;是否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是否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合法权益。

疫情防控期间,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在网络上的作品未影响原作品的正常使用,未不合理地损害相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才有可能构成《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

结合上文提到的相关衡量因素,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为了更加生动地报道疫情相关防控情况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图片,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他人拍摄的图片等均符合上文合理使用的情形,无需权利人同意也无需支付报酬。

但是,在全民总动员抗击疫情时,相关网络店铺蹭热点、为了宣传自家产品,未经允许未支付报酬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图片就可能构成侵权。在此也特别提醒广大商家,疫情当前,使用网络图片仍应慎重,避免侵权。(作者喻航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助理)



全国著作权2019年登记总量超418万件

来源 央广网

3月25日,国家版权局对外发布全国著作权登记情况。2019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达4186549件,相比2018年的3457338件,同比增长21.09%。

根据各省(区、市)版权局和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作品登记信息统计,去年全国共完成作品登记2701564件,相比2018年的2351952件,同比增长14.86%,总体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其中登记量较多的分别是:北京市1003091件,占登记总量的37.13%;上海市291803件,占登记总量的10.8%。相较于2018年,天津、贵州、甘肃、内蒙古、广西、西藏、吉林、云南、山西、安徽等省(区、市)的作品登记量增长率均超过了100%;陕西、河南、重庆、河北等省(市)的作品登记量增长率均达50%以上。

从作品类型看,登记量最多的是美术作品1288139件,占登记总量的47.68%;位居第二的是摄影作品1015620件,占登记总量的37.59%;位居第三的是文字作品179314件,占登记总量的6.64%;位居第四的是影视作品88230件,占登记总量的3.27%。

根据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信息统计,2019年全国共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484448件,同比增长34.36%。从登记区域分布情况看,软件著作权登记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登记量约104万件,占登记总量的70.2%。其中,广东、北京、江苏、上海的登记总量近75万件,约占东部地区登记数量的71.6%。从登记区域增长情况看,增速最快的是东北地区57.7%,高于全国整体增速约23个百分点。

此外,2019年全国共完成著作权质权登记537件,同比下降1.83%。其中,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质权登记361件,同比增长3.14%;作品(除计算机软件外)著作权质权登记176件,同比下降10.66%。

国家版权局要求各地区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和著作权登记机构要密切关注著作权登记工作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国家版权监管平台,进一步规范著作权登记情况报送制度,加强著作权登记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著作权登记工作效能。



版权搜索上线 人民版权AI确权新闻超亿条

来源 人民网

近日,人民版权平台版权搜索功能上线,这是继去年人民在线布局版权保护后的又一次重大革新。版权搜索在平台传统确权方式的基础上引入AI版权识别算法,媒体单位只需验证身份,绑定自己的媒体矩阵即可完成版权登记。

据人民版权平台负责人刘晓曈介绍,依托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当前自动识别的媒体基本覆盖了全部电子报刊、网络媒体以及主流客户端,已确权新闻超过一亿条,相当于三年的新闻量。版权搜索功能的上线,满足了版权登记即时性的要求,即使属于游客状态的媒体单位也能通过检索查询自己文章所有的转载状态,为进一步的维权交易服务奠定基础。版权搜索功能通过区块链技术存证,为原创内容取得了一个独立的权属证明。既在侵权行为发生前设立好版权保护屏障,又为之后的司法梯度化服务提供必要证据链,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版权识别、认证的效率。

“人民版权”基于 NLP(神经语言程序学)技术,通过对确权文章进行实时全网数据的监测和比对,自动发现侵权转载行为并取证上链。利用数字 DNA 可溯源和链上的转载引用关系,自动生成传播链路,追溯可信原创信息,发现稿件的修改变化,从而解决以往数字资产保护领域最为困难的实时侵权监测。有助于提升广大原创作者进行稿件识别、确权从而提升内容资产管理保护的工作效率;有助于激励更多优质内容产出,营造鼓励原创、尊重原创的良好氛围;有助于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人民版权”原创内容即时确权、全网检测实时侵权、司法梯度化维权与自助授权交易服务等四大核心功能形成一个技术闭环和开放内容圈,致力于打造一个协同、融合、创新发展的版权保护新生态。

新年伊始,人民版权平台启用全新域名“peoplec.cn”,并同时正式接入了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标志着人民版权携党媒数据资源和区块链研发力量等优势资源,一跃成为数字版权市场保护的权威平台之一。

未来,“人民版权”不仅要开放内容生态将优质的版权内容分发给流量平台,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另一方面还将为流量平台提供便捷的版权保护管理服务,形成双赢生态。“人民版权”还将不断革新深化,从战略高度继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为强化我国知识产权的国际话语权不断贡献力量。 (兰飞 徐稚淇)



“疫”线报道|武汉,我回来了!

来源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1.jpg

题图照片:3月24日,母子俩终于回到了武汉。年前,女士和孩子回娘家走亲戚,由于丈夫单位还没有放假,娘俩就提前先回去了。然后遇到了封城,一家人无奈分开了两个多月。薄高鹏 摄


3月24日,武汉火车站进行全面消杀,停运超过60天的武汉火车站陆续恢复正常运营。当日,湖北发布最新通告: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离鄂通道解除管控;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离鄂通道解除管控。

据了解,日前,从国内返汉的旅客只要有健康码,都可以放行。“这个回家的路走了二个月,好长啊!”终于回到武汉的熊女士说。在过去这60多天,每一个在外的武汉人都经历着非同寻常的故事。中国摄协赴湖北摄影小分队成员刘宇、薄高鹏来到武汉火车站,走进了他们的故事。

2.jpg

3月24日,在武汉火车站的境外返汉人员服务点,一对去日本旅游的母女,归国后滞留广州,终于回到武汉。刘宇 摄

3.jpg 

3月24日,在武汉火车站,孟世奇与母亲相拥而泣,父亲在一旁向他们喷洒酒精。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的孟世奇封城之前去外地同学家玩,滞留两个多月后终于回到武汉。刘宇 摄

4.jpg

3月24日,孟先生夫妇和儿子孟世奇在火车站重逢。还在上大学的孟世奇封城之前去外地同学家玩,滞留两个多月后终于回到武汉。 薄高鹏 摄

5.png

3月24日,武汉站出站口,冯先生终于和离别两个月的妻儿团聚,封城前,冯先生因有工作没忙完留在武汉,妻子就带着孩子回娘家走亲戚了,这一别就是两个月。薄高鹏 摄

8.jpg

3月24日,在武汉火车站,一位母亲为儿子戴好口罩。他们在外滞留两个多月后,终于回到武汉。刘宇 摄

9.jpg

3月24日,武汉火车站,一家人终于回到了武汉。经过两个月的时间,经过各方不懈的努力,武汉的疫情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控制,滞留在外的武汉人员开始返乡。薄高鹏 摄

10.jpg

3月24日,在武汉火车站境外返汉人员服务点,家住洪山区的熊女士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她与儿子去泰国旅游,1月25日回国,辗转南昌、徐州、盐城后才回到武汉。刘宇 摄

 11.jpg

3月24日,一家三口回到了汉口自己的家。春节期间,他们到老人家过年,因疫情无法返家。刘宇 摄

12.jpg

3月24日,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时隔两个月终于返回家乡武汉,俩人疾步冲向站外,他们的亲人正在站外焦急的等待着。薄高鹏 摄

13.jpg

3月24日,经过两个月的时间,经过各方不懈的努力,武汉的疫情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控制,滞留在外的武汉人员开始返乡。薄高鹏 摄

14.jpg

3月24日,武汉火车站外。时隔60余天的火车站,终于开始慢慢恢复往日的热闹景象。近日,武汉一些小区已经可以允许居民限时出门几个小时,部分公交车也开始运营。这个被治愈的春天慢慢地来了。薄高鹏 摄

以前春运时也曾拍过很多类似场景的旅者影像,此时的久别重逢与那时的久别重逢,总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我一直在问自己,到底哪里不一样?为什么要返乡?因为那里有你的家。为什么要回家?因为家里有你爱的人和牵挂你的人。

可能这条回家的路有了太多意外与未知,未知会让人恐惧,这条在往日看似普通的、日常的,返乡外出的路,在短短的两个多月里,凝聚了太多太多的故事。——薄高鹏


【版权声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保持图文完整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3.转载文章标题加上“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字样

4.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协办。

《摄影公社》是本会为全国各地首席代表和会员及摄影家服务的信息平台。

本刊每周三发布一期。欢迎大家来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9781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12条48号(100007)


【更多内容】

请登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官方网站www.icsc1839.org 或关注icsc1839微信公众号

微信图片_20200205194658.jpg

版权声明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本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Images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ICS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