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0年07月08日 总第251期

2020-07-09 09:25 来源: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摄影公社 编辑:junner

摄影公社2020年06月24日 总第249期.jpg

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0年07月08日  周三 总第251期

摄影——在这里更加得到尊重

【本期内容】

⊙国家版权局“1号文件”辐射效应发挥

⊙中摄权总干事林涛在签约仪式上的发言

⊙规范图片版权市场 共促产业健康发展

⊙出席新闻发布会人员名单



国家版权局“1号文件”辐射效应发挥

北京发布:“规范图片版权市场 共促产业健康发展”倡议


7月7日上午,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受邀参加 “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暨北京互联网法院、北京版权保护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新闻发布会。此次新闻发布会旨在积极响应国家版权局《关于规范摄影作品版权秩序通知》精神,由北京互联网法院联合北京市版权局发出“规范图片版权市场 共促产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倡议聚焦涉网图片版权确权、授权、用权、维权等常见问题,意在共建、共治、共享图片行业良好版权生态;提倡先授权、后使用,无授权、不使用规则意识;鼓励创新、推崇理性思考,维护图片创作源头活水、保障产业内生动力。

111.jpg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版权局局长王野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版权管理处处长侯健美,北京版权保护中心主任薛峰,首都版权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宣宏量在线下出席发布会。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总干事林涛,北京河图创意图片有限公司创始人冯飞燕,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副总裁李溪涵,百度公司平台法务部总监谭俊,新浪集团法务部总经理谷海燕线在上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发言。部分北京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一同在线上出席发布会。

112.png

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雯表示,为加强图片行业版权保护,各方携手共同推动图片版权秩序进一步规范,促进图片产业健康发展。北京互联网法院联合北京市版权局发出“规范图片版权市场 共促产业健康发展”的倡议。

北京互联网法院与北京版权保护中心在发布会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113.png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总干事林涛在发言中讲到,摄著协一直致力于摄影版权保护,成立十年来,紧紧依靠广大权利人做好摄影版权保护工作,现已拥有2万权利人的授权,成为全球最大的视觉艺术集体管理组织。摄著协赞赏北京互联网法院和北京市版权局发起的此次倡议。愿意与各方加强合作共同努力,维护好摄影创作的源头活水、保障摄影产业的内生动力,坚持“先授权、后使用;无授权、不使用”的规则意识,自觉使用正版作品,坚决抵制侵权盗版,以实际行动让国家版权局发布的“1号文件”掷地有声,使摄影行业良好版权生态越来越好。

114.png

在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姜颖发布了《探究图片版权争议成因 共促纠纷源头治理——北京互联网法院关于涉网图片类著作权案件的调研报告》。

115.png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版权局局长王野霏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肯定了北京互联网法院对于版权工作的各项努力,他表示今年北京版权局将紧紧扭住行业焦点问题,综合运用行政司法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力量,引导图片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产业蓬勃兴盛。他提出要发挥机制作用,重视技术驱动,引领行业发展,提升治理水平,建设版权之都。北京作为首都,各项工作都具有窗口和标杆作用。特别是知识产权相关工作,与全国文化中心、科创中心建设密不可分,与当前国际竞争态势息息相关。我们要自觉肩负起建设版权保护和应用高地的使命任务,发挥好首都内容资源和人才聚集的优势,坚持守正创新,突出工作实效,加强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和版权之都建设,为确保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建设版权强国、科技文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116.png



中摄权在“诉源共治体系——暨北京互联网法院、北京版权保护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委员、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祝贺由北京互联网法院和北京市版权局联合发起的“规范图片版权市场 共促产业健康发展”倡议活动。此次倡议号召在京相关机构和单位,积极响应国家版权局《关于规范摄影作品版权秩序通知》精神,尊重摄影版权,共建、共治、共享摄影行业良好版权生态。

摄著协一直致力于摄影版权保护,成立十年来,紧紧依靠广大权利人做好摄影版权保护工作,现已拥有2万权利人的授权,成为全球视觉艺术领域,获得授权人数最多的权利人组织。近年来,我们与多个国家签署了版权保护相互代表协议。去年5月,摄著协又加入了国际作者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与CISAC 122个国家和地区的238个集体管理组织,共同承担着保护全球400万,各类创作者权利的责任。

今年,是我国《著作权法》颁布30周年,为了做好摄影版权保护,摄著协团结社会各方力量,多年来积极推动修改《著作权法》,提高摄影版权保护水平,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已经把“延长摄影作品的保护期”列入其中。

我们认同要做好摄影版权管理、确权和授权工作,应从源头支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摄影作品确权、授权、用权、鉴权、维权和争议解决机制。此次倡议活动倡导新闻单位、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互联网公众账号、图库经营单位、非媒体机构和个人等主体使用他人摄影作品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取得摄影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作为全球最大的视觉艺术集体管理组织,我们赞赏北京互联网法院和北京市版权局发起的此次倡议。我们愿意与各方加强合作共同努力,维护好摄影创作的源头活水、保障摄影产业的内生动力,坚持“先授权、后使用;无授权、不使用”的规则意识,自觉使用正版作品,坚决抵制侵权盗版,以实际行动让国家版权局发布的“1号文件”掷地有声,使摄影行业良好版权生态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


2020年7月7日



规范图片版权市场 共促产业健康发展

北京互联网法院、北京市版权局

为加强图片行业版权保护,各方携手共同推动图片版权秩序进一步规范,促进图片产业健康发展。北京互联网法院联合北京市版权局发出倡议:

共建、共治、共享图片行业良好版权生态

我们倡导,图片权利人、图片行业组织、图库经营单位、网络服务提供商、图片使用者、著作权服务机构积极响应国家版权局《关于规范摄影作品版权秩序通知》精神,尊重图片版权,共建、共治、共享图片行业良好版权生态。

积极推动图片作品版权登记标准化、信息化

我们倡导,图片权利人应积极通过作品著作权登记、版权交易合同备案、版权认证等方式,做好图片版权管理和确权、授权工作,从源头支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图片作品确权、授权、用权、鉴权、维权和争议解决机制。著作权登记部门和版权社会服务机构,积极推动图片作品版权登记标准化、信息化,提升作品登记证书的法律效力。

先授权、后使用无授权、不使用

我们倡导,新闻单位、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互联网公众账号、图库经营单位、非媒体机构和个人等主体使用他人图片作品,应当严格遵守著作权法律法规,取得图片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坚持“先授权、后使用;无授权、不使用”的规则意识,自觉使用正版图片,抵制使用盗版图片。

完善版权运营、管理和版权鉴权制度

我们倡导,图库经营单位、网络服务提供商依法履行著作权保护职责,服务原创作者,完善版权运营、管理和版权鉴权制度,确保用于授权业务的图片作品版权合规,诚实守信、依法合理开展维权。坚决反对虚构版权、虚假授权和以投机性牟利为目的实施不正当维权行为。

共建专业化、规模化、数字化的图片版权可信交易市场

我们倡导,图片行业积极创新图片授权机制,建立更为简捷高效的权利公示机制和侵权预警机制,畅通使用者事先获取交易信息及授权许可渠道,形成公开、透明的价格体系,共建专业化、规模化、数字化的图片版权可信交易市场和有序传播体系,满足产业多样化需求,促进产业发展。鼓励、支持和保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积极运用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图片版权信息共享

我们倡导,图库经营单位、网络服务提供商和图片版权服务机构积极应用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图片版权登记、权利公示、交易备案、许可费提存等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减少纠纷,激发图片产业活力。

版权司法和行政部门将积极履行法定职责,维护各方权利人合法权益。针对图片类案件双方当事人实质争议较小的特点,积极引导适用多元调解、小额诉讼等程序,快速高效解决纠纷。我们特别强调,加强图片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背后,是鼓励创新、推崇理性思考,是维护源头活水、保障内生动力。在人人都是作者、人人都是使用者的社会,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构建健康、多元的文化创作环境和规范、完善的图片版权保护体系共同努力。



严厉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上海聚焦这些领域

来源 上观新闻

根据国家版权局、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关于开展“剑网2020”专项行动的要求,近日,上海市版权局会同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通信管理局、市文旅局和市文旅执法总队,全面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聚焦疫情期间与网民密切相关的网络视听、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等热点问题,重点开展视听作品、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包括开展视听作品版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短视频、电影、流媒体等领域未经授权的网络侵权盗版行为;开展电商平台专项整治,重点打击网店销售侵权盗版产品,重点整治网店使用盗版图片、音乐、短视频、美术字体等侵权行为;开展社交媒体版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未经授权转载新闻作品及未经授权传播他人图片的侵权行为;开展在线教育培训版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在线教育中未经授权传播他人作品的侵权盗版行为,重点监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的侵权盗版行为。

市版权局将联合多方力量,发挥市网络版权综合治理机制,坚持他律与自律结合,综合运用约谈、预警、责令整改等工作方法,加大对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行政监管力度,加强“两法衔接”,对构成犯罪的侵权盗版案件,及时移交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同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完善内部版权管理机制,做好自查自纠工作;鼓励权利人积极投诉举报,依法主动维权。



德国女摄影师镜头中,1933-1946年的老北京

来源 摄影函授学院

1.jpg

赫达·莫里逊(1908-1991),生于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父亲是个出版商。或许是出版业务总归与摄影有些瓜葛的缘故罢,赫达在10岁刚刚出头的时候就有机会开始摆弄起一架照相机,由此影响到其后的一生都对摄影发生执着的兴趣,而最终成为摄影大家。

赫达·莫里逊的家里后来曾经送她到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的医学院去攻读,但她不久就说服家人,改到慕尼黑最早开办的一家摄影学校学习,从此开始了摄影师的生涯。

赫达24岁那年(一九三三年)偶然在一份摄影杂志的广告上发现,中国北京的一家德国人开设的哈同照相馆正在征召一名会讲英、法、德语的女摄影师。她认为这个职位非己莫属:她会这三种语言,她的施瓦布地区的出身——当地人在德国以刻苦耐劳著称,而且她还是个女性——估计老板的盘算是可以少付些薪水。结果不出她的所料,北京的照相馆果然相中了她。

那个时代的中国,对于一个德国年轻的单身女性来说,实在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在她只身离开德国前来中国的时候,家人对她的远行多少有些担心,结果送给她一把防身的手枪和一把雨伞,然而她却在东去航行的船上将它们扔到大海里,随身仅有的重要物品就是一架禄来福来的双镜头反光相机。

赫达其后十三年里在北京度过的岁月,就是靠着这架相机,骑着一辆自行车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名胜古迹,拍摄下如今大多已经荡然无存的旧日景物,留给后人嗟叹其珍贵价值的照片。题头的照片摄于一九四一年,正是当年赫达·莫里逊风华正茂的身影。

她在哈同照相馆里管理着十几号中国伙计,京城里无拘无束的生活使她渐渐喜欢上这块陌生土地上的人们和文化。她在京城里的生活尽管并不富裕,然而却甘之如饴。

五年之后合同解约,照相馆的东家深知她手艺高明,唯恐她另起炉灶夺了生意,于是力逼她回到德国去。但这时的赫达已经被京城和中国各地的人文风景所吸引,执意要留在中国。经过友人的帮助,终于如愿以偿。后来她的生活也曾经相当拮据过一番,但随着她的摄影技艺被人认可,客户逐渐向她订购各类有关中国的专题照片,她就这样在京城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2.jpg

一九四〇年,她与阿拉斯泰·莫里逊相识并结婚。阿拉斯泰在中国出生,他的父亲是有名的英国记者乔治·厄内斯特·莫里逊。乔治·莫里逊曾经周旋于以洋务著称的士大夫之间,当年京城里洋商云集而繁华于世的王府井大街就曾以莫里逊命名,可见其风头之健。我推想,赫达·莫里逊嫁入这样的家庭或许对她日后的眼光不无助益,尽管此时乔治·莫里逊早已离华,赫达·莫里逊仍旧以独立的人生态度在中国生活。

一九四六年,随着中国内战的加剧,莫里逊夫妇决定离开中国,一九四七年十一月移居沙捞越,一直到一九六六年离去,在此期间她曾经为马来西亚政府担任摄影工作。一九六七年之后移居澳大利亚的堪培拉。

莫里逊夫妇离开了中国之后,中国的大门再次向外部世界关闭,直至三十年后重新开启。此后,赫达·莫里逊曾经两度回到她阔别三十多年的京城。

她在最后的二十多年里一直住在澳大利亚。一九九一年,赫达·莫里逊逝世以后的第二年,其夫根据她的遗嘱,将用作展览的照片和许多珍贵的南亚青铜器、藏书等捐赠给澳大利亚博物馆。而将一九三三年至一九四六年共十三年里她在中国所摄的一万多张底片、六千多幅照片,以及二十九本影集全部赠与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图书馆。另外她在一九五零年之后到一九八五年在南洋各地拍摄的照片则赠予美国康奈尔大学,如今收藏在大学的克劳赫图书馆的善本及手稿部。

赫达·莫里逊大部分的作品原先都是作为他人著作的插图,例如乔治·凯兹的《丰腴年华》一书就选用了赫达·莫里逊的摄影作品,乔治·凯兹的另一部著作《中国家用家具》的112幅插图也是赫达·莫里逊拍摄的,而她自己最重要的一本摄影集便是上面提到的《洋镜头里的老北京》,一九八五年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于赫达·莫里逊留下的这批珍贵资料极为不易保存,自收藏于哈佛—燕京图书馆之后,常人无法目睹其风采,所以也不大为人知晓。外界只能通过几本出版物得窥堂奥,然而这对于三万件照片藏品而言,不啻豹之一斑。赫达留下的行摄财富大部分尚远离大众认知,有待进一步地发掘与利用。

赫达·莫里逊的足迹所至除了北京和当时的热河以外,至少还有山西陕西山东等省,访问过曲阜,华山,泰山等名胜。我看她留下的那些照片时非常感动,因为我相信这一定是一个深爱中国的人,她的镜头才总是投向那些能体现出中国是个非常文明而又非常质朴可爱的方面。我猜这也许和她从女性眼中去看外部世界也有些关系。

照理说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算不上天堂,但是在那些照片里,无论是华山上的道士,潭柘寺的和尚,还是威海卫的渔民,或北京街头上的各类小商贩,都那么神定气闲,看上去很少有愁苦之状,仿佛都是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就以三四十年代的标准而言,虽然她摄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生活的细节,几乎没有甚可称得上属于摩登的东西。但也正因如此才给我们留下一个逝去的中国,尤其是一个逝去的北京。

看看莫里逊的这些照片或许可以对旧北京之美增添许多感性的认识。

3.jpg

▲ 以为绅士在琉璃厂的古董摊位上挑选古玩

4.jpg

▲ 前门西侧天桥市场中的一个小贩

 5.jpg

▲ 卖糖面人的小贩

 6.jpg

▲ 买鸡毛掸子的

7.jpg

▲ 隆福寺市场上的女顾客

 8.jpg

▲ 鸟市上的老人坐在路边欣赏自己的蜂鸟

9.jpg

▲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10.jpg

▲春夏之交,隆福寺的鸟市很热闹

 

 ▲ 用草叶编的昆虫是小孩子的最爱

 13.jpg

▲ 卖头花儿的女摊主在嗑瓜子儿

14.jpg

▲ 卖珠串的老人

 15.jpg

▲ 小贩用吹喇叭招徕生意

16.jpg

▲ 糖葫芦

 17.jpg

▲ 卖风筝



【版权声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保持图文完整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3.转载文章标题加上“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字样

4.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协办。

《摄影公社》是本会为全国各地首席代表和会员及摄影家服务的信息平台。

本刊每周三发布一期。欢迎大家来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9781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12条48号(100007)


【更多内容】

请登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官方网站www.icsc1839.org 或关注icsc1839微信公众号

11.jpg

版权声明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本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Images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ICS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