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3年3月22日 总第383期

2023-03-23 14:11 来源: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摄影公社 编辑:wangxin

  摄影公社2020年01月08日 总第226期.jpg

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3年3月22日  周三 总第383期

摄影——在这里更加得到尊重

【本期内容】

⊙孩子照片被擅自刊登该怎么维权

⊙江苏记者维权获法院判决支持

⊙立足时代背景 持续健全版权保护

⊙世界各地的“春天”




法问|孩子照片被擅自刊登我该怎么维权

来源 工人日报

读者来信

编辑您好!

孩子百日时,我在一家摄影公司购买了新生儿摄影套餐。拍摄结束后,摄影师表示照片效果非常好,希望签约孩子做模特,我当场表示拒绝。可是,没过多久,我发现孩子的照片竟然出现在这家摄影公司店面宣传墙、官网、杂志以及摄影杂志内。

我很气愤,认为这是侵犯孩子肖像权的行为。摄影师却认为这是他自己的作品,仅用于个人成果展示,没有牟利。摄影公司回复我说,照片放在行政区,不是向顾客展示,仅为摄影交流使用,并非营销,且未盈利。摄影杂志社则表示,刊登的照片是摄影师投稿参赛的照片,杂志社已载明有关作品的肖像权等由作者自行妥善解决的参赛规则,主办方不承担因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请问,我该找谁维权?

北京 王女士

为您释疑

王女士您好!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摄影公司及摄影师未经孩子的法定代理人同意,将所拍摄孩子的照片刊登于自身宣传手册、投稿于摄影杂志,用于宣传该公司的经营品牌及摄影师个人,进而达到通过摄影盈利的目的,公司及摄影师的行为侵犯了孩子的肖像权。

您有权要求摄影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不得使用及印刷宣传册,不得继续使用您家孩子的照片,并可以要求摄影公司、摄影师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成本。

由于摄影杂志社的参赛规则明确了相关责任应由参赛人自行承担,所以摄影杂志社并未侵犯您家孩子的肖像权。但您可以要求摄影杂志社今后不再次生产、销售刊登您家孩子照片的杂志。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 李静臻




副总编剽窃作品屡获大奖 江苏记者维权获法院判决支持

来源 扬子晚报

3月16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刊出公告,通报了《中国三峡工程报》原副总编孙某对江苏记者王广祥摄影作品剽窃案件的相关判决情况,督促孙某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新华出版社履行相关法律义务。

法院审理查明,孙某原系《中国三峡工程报》摄影部主任、副总编,2001年5月,孙某在三峡偶遇正在采访移民搬迁的江苏南通日报摄影部主任王广祥,当孙某得知王广祥已在三峡采访多日,并已拍摄了不少鲜活的移民搬迁新闻图片后,请求王广祥帮助自己完成出版移民画刊。

出于对同行的信任,王广祥回南通后,向《中国三峡工程报》寄去了自己拍摄的17幅新闻图片。王广祥说,但此后,他从不同渠道发现,自己拍摄的这些图片,被孙某翻拍后并署上孙某的名字,用于申报评奖、参赛参展、出版专著、发表论文、网络推介等,部分翻拍的作品还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孙某还将王广祥抓取的《三峡移民过大坝》新闻图片,作为自己的主打作品参与摄影“金眼奖”申报并获奖,取得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颁发的证书和奖金。其个人简历和剽窃的《三峡移民过大坝》还收入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闻摄影通鉴》辞典中。

王广祥认为,十几年来,孙某不仅靠这些作品博取了多种荣誉,还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一次推出剽窃自己的5幅作品参展,多幅作品被以孙某的名义发表在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严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此,王广祥先后向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等管辖法院起诉了孙某的侵权行为。经过审理,法院判处孙某的侵权事实成立。为此,孙某公开登报致歉并支付相关赔偿款。中央文献出版社在出版《梦想与现实的交响》一书中由于把关不慎,采用了孙某剽窃的多幅作品,也公开向王广祥登报致了歉。而法院作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新华出版社承担法律责任的生效判决后,孙某和以上单位均未主动履行。为此,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于3月16日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上刊出了公告。

近日,王广祥向记者介绍说,孙某对自己摄影作品的侵权时间跨度长、数量多,他将在相关法院继续起诉孙某冒名参加平遥国际大展等侵权行为。“不管时间多长,花费的财力和精力多大,也决不容许此类剽窃侵权的不法行为泛滥下去。”王广祥说。




立足时代背景 持续健全版权保护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网络文学盗版、短视频“二创”侵权、编剧版权维权、民间文艺作品版权保护等问题建言献策,版权相关话题在历次两会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这些热点问题的背后,离不开版权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版权保护体制机制全方位升级,为版权行业性问题的审视提供涵养空间。制度进步与问题发掘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整体制度的成熟驱动着问题反思的不断深入,问题的精准定位关系着制度改革的前进方向。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与《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等多项重要政策文件的发布,版权保护顶层设计不断更新优化,版权侵权治理强度在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持续加大,版权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制度建设的研究重点,尤其是涉及新业态新领域的相关问题。制度改革精细化的发展趋势也要求加大对行业实践的关注力度,深入挖掘相关行业在版权保护中的管理脱节、手段缺位等各类不适应现象。只有在充分梳理现实矛盾的基础上,才能使改革深入制度肌理,有效推进版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版权保护普法宣传提质提量,为版权话题的讨论营造良好氛围。普法宣传教育是提升全民法治意识、法治素养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周”的品牌化效应空前;各地版权宣传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版权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蓬勃发展;宣传形式不断创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在纵深推进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的过程中,各地日益重视对执法打击力度、整治成果的宣传推广,积极发布打击侵权盗版典型案件。据《二〇二一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统计,2021年针对知识产权保护重大专题宣传报道总量超10万篇次,新媒体平台相关话题参与人次近40亿。版权保护普法宣传取得显著成效,为版权话题的普及铺垫了讨论的基础,培育了健康的环境。社会各界关注版权的热情高涨,版权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成为版权法治建设茁壮成长的重要推力。

版权保护的经济社会文化意义不断凸显。版权作为文化的基础资源、创新的重要体现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发关键,版权保护讨论与研究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一方面,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版权通过鼓励文化产业的创新,加之IP运营产业链下的价值蓝海,培育出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已成为赋能经济建设的新引擎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心剂。另一方面,基于版权制度的利益平衡特性,合理适度的版权保护能够在鼓励版权人创新的同时,向社会公众分享知识福祉,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对于民间文艺作品版权保护的完善更是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

完善版权保护制度的现实需求亟待回应。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信息技术快速迭进,版权保护的新问题与新挑战也不断涌现。以网络文学为例,《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与发展报告》指出,该年中国网络文学产业规模达358亿元,网络文学的IP全版权运营影响了游戏、影视、动漫、音乐、音频等合计约3037亿元的市场。然而,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在议案中指出,盗版平台的泛滥、搜索引擎和应用市场的版权治理不规范等问题使得版权侵权打击陷入瓶颈,已严重影响网络文学产业的健康发展。新技术的出现丰富了产业发展的样态,延长了产业价值链,与此同时也降低了版权侵权的门槛,提高了侵权行为的隐蔽性,从而增加了权利人维权的成本与障碍。尽管实践中已尝试探索大数据、区块链等应对措施,但尚未形成标准化的方案与成熟的体系。因此,如何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以化解技术冲击,已成为有效运用版权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

综上所述,版权保护相关话题既是法治进步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关键。如今,版权动能的显现只是冰山一角,学界与实务界在各类难点痛点问题上仍莫衷一是,版权制度效用仍未得到充分发挥。步入数字经济时代,版权保护更需要持续重视、不断呼吁、与时俱进。



世界各地的“春天”

来源 摄影函授学院

 

1.jpg

Trent Parke

2007澳大利亚

2.jpg

Thomas Hoepker

1977日本

3.jpg

Thomas Hoepker

1992

4.jpg

Thomas Alleman

美国

4-2.jpg

Stuart Franklin

2000摩洛哥

5.jpg

Stuart Franklin

2000波兰

6.jpg

Raymond Depardon

1984

7.jpg

PG

2002

8.jpg

Peter van Agtmael

2013德国

9.jpg 

Peter Marlow

2001英国

10.jpg

Peter Marlow

2000美国

11.jpg 

Martin Parr

2000日本 

12.jpg

Martin Parr

2000日本

13.jpg

Martin Parr

1999英国

14.jpg

Jim Goldberg

2000意大利

15.jpg

Jim Goldberg

2000美国 

16.jpg

Jean Gaumy

2000

17.jpg

Inge Morath

1994罗马尼亚



【版权声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 保持图文完整

2. 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3. 转载文章标题加上“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字样

4. 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协办。

《摄影公社》是本会为全国各地首席代表和会员及摄影家服务的信息平台。

本刊每周三发布一期。欢迎大家来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9781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12条48号(100007)


【更多内容】

请登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官方网站www.icsc1839.org.cn 或关注icsc1839微信公众号

 

11.jpg

版权声明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本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Images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ICS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