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宏伟:收藏“我喜欢” 影像要“狠”点

2016-03-16 14:03 来源:未知 编辑:著作权


海岸线,2009年  张晓  摄

 


涉足摄影收藏10年,从“原作100:美国收藏家靳宏伟藏20世纪西方摄影大师作品中国巡回展”,到“挑战传统——20世纪西方经典及中西当代摄影收藏展”,再到“触摸经典:中国当代100——靳宏伟原作收藏展”,由西方到东方的视角转变,摄影收藏家靳宏伟的收藏心路从一个侧面映射出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发展轮廓。在与中国摄影出版社编辑许瀚文的对话中,靳宏伟从自己的收藏谈起,从市场角度勾画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收藏体系。
 

许瀚文:您曾提到自己的收藏是从2006年开始的,那么对中国当代摄影作品市场的关注与挖掘,是从何时开始的?
靳宏伟:大约是在2013年。目前收藏的国内当代摄影作品有300多幅,约占我个人收藏的六分之一。

许瀚文:您是如何判断一幅摄影作品是否值得收藏?在选择国内摄影师方面有哪些标准?
靳宏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有些经典作品,如安塞尔•亚当斯、尤金•史密斯、罗伯特•卡帕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必须在收藏范围内;此外,还有一批中国观众不太熟知的近代、当代摄影大师的作品,如威廉•艾格斯顿、斯蒂芬•肖尔等。对我而言,在选择收藏品过程中,首要标准是我个人喜欢,其次看作品的升值空间,这一点对于每一位收藏家而言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国内摄影师的选取上我基本分三个层次。首先是一线摄影艺术家,起步阶段我一直比较关注这批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是不能被忽略的;其次是新“起来”的这批人,还有一批年轻人,他们的创作在近些年逐渐凸显出来。


许瀚文:您此前曾提到摄影收藏中“蓝筹股”和“潜力股”的概念,可否解释下这两个概念?
靳宏伟:所谓的“蓝筹股”是指在摄影史上已有定位的摄影大师,还必须是他们的代表作,光有定位是不够的,大师的经典之作才可以称之为“蓝筹股”。举个例子,亚当斯一辈子拍过很多张照片,但并非所有的照片都能卖出好价格。一般的摄影大师,能够传世的经典之作,基本上也就在5张左右。
 “潜力股”方面,我关注更多的是中国年轻摄影师的作品,作品的价格目前来看还不是很贵,我个人比较喜欢,创作风格也很有特点,并且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创作。同样在西方,很多年轻艺术家,也可以算得上“潜力股”,比如美国的亚历克斯•普拉格。
我的收藏可以说是“蓝筹股”和“潜力股”并行的一个状态。其实,在有能力的前提下,每个收藏家都可以尝试按照这样一个思路选择收藏品。

许瀚文:与您个人收藏的同时期国外摄影师相比,国内摄影师的创作有哪些共性和差异?中国当代摄影整体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和特点?
靳宏伟:相同点在于,当代摄影作品中摄影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这不像早期摄影师可能更多关注他人。他们将个人理念与自我身体、感官及个人所熟悉的表达手段相结合,这是最大的相同点。最大的差异之处在于思维方式不一样。国外摄影师在个人世界观形成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艺术观;而国内艺术教育相对较晚,往往与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是同步的。各方面因素导致思维方式上的差别,进而导致作品有很大的不同。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国内当代摄影师在短时间内基本上将国外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和手段研究透了,这一点很厉害。他们会找准一个创作的着力点,这个“点”对于所有艺术家而言,都至关重要,“点”找准了就基本上成功了一半。比如年轻艺术家于筱,她的作品不断地呈现一些儿童的画面,将自己的形象融进画面中,作品诉说的内容与自我成长环境紧密相关,这个点找得就很到位。
   
许瀚文:之前采访中,您提到“美国摄影收藏大规模兴盛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样算来,中国的摄影收藏在起步上已经晚了近30年。在您看来,目前中国摄影收藏市场是怎样一个局面?
靳宏伟:这个要分开来说,中国老照片的收藏市场其实是已经存在的,而且挺火热;老照片之外的摄影作品收藏市场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这里面有很多历史、社会各方面原因。想要达到美国七八十年代的兴盛局面,我个人认为恐怕短则五年,长则十年。美国从二三十年代就有人开始收藏摄影作品,比如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从291画廊开始,在收藏大量摄影作品的同时,推出一大批优秀的摄影人。按这个脉络发展,四五十年后才达到兴盛的局面。而中国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此推算下来,未来的摄影收藏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如今中国一批人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他们对摄影作品的理解力、鉴赏力还有待提高。

许瀚文:您收藏的中国当代摄影作品大约有多少幅?占整个收藏的比重是多少?选择国内摄影师的标准是什么?
靳宏伟:国内当代摄影大约有300多幅,约占我个人收藏的六分之一。
在选取上我基本分三个层次。首先是一线摄影艺术家,起步阶段我一直比较关注这批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是不能被忽略的,其中包括海波、王庆松、杨福东、邱志杰等等;其次是新起来的这批人,包括王宁德、刘勃麟等等,还有一批年轻人,他们的创作在近些年逐渐凸显出来。

许瀚文:本次“触摸经典:中国当代100——靳宏伟原作收藏展”展出35位艺术家的100幅作品里,您个人比较偏爱哪几位摄影师的作品?
靳宏伟:上面提到的一线的摄影艺术家,包括海波、王庆松、邱志杰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新起来的一批,如王宁德、刘勃麟也是我个人比较看好的;年轻摄影师中,在很多场合我多次提到的于筱,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还有张晓、卢彦鹏、黄晓亮等等,这几位都是我比较喜欢的。

许瀚文:请您从摄影收藏角度对中国摄影师的个人创作提些建议。
靳宏伟:我个人认为,真正有天赋的摄影师应该是“舍远求近”的,不用跑很远的地方拍摄,比如哈里•卡拉汉,他拍摄的妻子和女儿,花园中的小草,都是日常生活,包括韦斯顿的“青椒”系列。摄影师个人的“悟性”很重要,成名靠天赋、努力和运气。我反复强调运气,之前的讲座中,很多学生说“这幅作品我也能拍”,这种意识是有偏差的,我们评价一位大师,不能光看他一幅作品,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看他一生的经历。
此外,我总结一个字“狠”。照片要“狠”,比如罗伯特•梅普尔索普、萨丽•曼、南•戈丁等,包括很多中国摄影师在作品中使用了具有争议性的人体影像,把作品做得比较“狠”。这样的作品比较容易获得收藏价值,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版权声明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本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Images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ICS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