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收藏:从发现“原作”开始

2016-08-03 09:07 来源:艺海观潮 编辑:著作权

 作者 邱家和   来源 艺海观潮

怎么认定摄影艺术的“原作”?《中国摄影报》五六两月连续邀请摄影界诸多活跃的圈内人士用较大的版面进行了一场大讨论。这自然引起了的特别关注。作为一个多年关注影像市场的媒体人,笔者认为这场讨论不仅有著名的业内专家、收藏家参与,还吸引了许多有志于影像艺术收藏的朋友,对后者而言,“原作”是什么的讨论,无异于一场启蒙运动。

说到艺术收藏,大家自然而然会特别关注“原作”。要收藏一件艺术品,无论你所关注的是其自身的艺术价值,还是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都离不开那件原作,因为不管其采用的是哪种媒介,属于哪种样式,都具有唯一性,是不可再生的,而这些正是收藏的基点。就像前两年苏东坡《功甫帖》引发的舆论风暴一样,许多关于艺术收藏的爆炸性新闻,往往都是围绕“原作”这个焦点的。


2011年8月举办的靳宏伟收藏展《原作100》,刮起了“原作热”

但是,摄影作品“原作”的认定却并不那么简单:像版画、雕塑一样,摄影也属于“复数艺术”,艺术作品的生产往往仰赖特定的制作工艺,艺术家往往成批制作,甚至大量复制。此外,摄影艺术在其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大致经历了早期摄影、胶片摄影与数码摄影三个发展阶段,在认定“原作”时会碰到不同的技术问题,更增加了“原作”认定的困难。如早期摄影中的湿版摄影法拍下的作品具有唯一性,可以视为原作;但有了胶片就带来了问题:作为负像的底片是原作吗?到了数码时代,连底片也没有了,怎么认定“原作”呢?

在讨论的“编者按”里,被作为“众矢之的”所提炼的“原作”的定义有两种:一是资深专家曾璜的定义:“摄影原作是有作者亲笔签名的出自原始底片(原始数据)的影像作品”;二是著名学者顾铮的定义:“摄影原作是摄影师以自身拍摄的底片、底版加以印放,或者委托自己认可的印放技师制作照片,并且承认此照片是自己的最终表现形态的照片。作为证明之一,需要有摄影师本人的签名”。令人惊讶的是,讨论暴露出许多专业人士对“原作”的概念竟然浑然不知;更出人意外的是,即便收藏家现身说法、资深专家仔细梳理,仍有许多人对“原作”的概念秉持一种拒斥的态度。他们的理由之一,就是摄影艺术的“原作”不是唯一的。


国内摄影展的惯例是由会务组统一打印图片

从表面看,那些反对派的观点都出自技术性的考虑,但正如一些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的,其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中国摄影界的一个症结——忽视原作。人们早已习惯了在画册上、在用翻拍打印的图片做的摄影展上观看照片,他们关注的只是那上面的图像而已!他们并不关注摄影作品本身作为媒介所承载的物质的、感性的信息。他们把照片等同于图片。他们反对“原作”概念的理由之一,就是那会影响图像的快速传播!

可是近年来,中国却冒出了许多“原作展”。这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8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为著名藏家靳宏伟举办的收藏展“原作100:二十世纪西方摄影大师作品中国巡回展”。馆长王璜生在展览上特别强调了摄影原作的定义。此后,靳宏伟在国内又举办了一系列的原作展,自然也成为这场讨论的“众矢之的”。他在微信的朋友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因为他自认有义务让大家知道,在国际收藏界有关于“原作”的惯例和做法。

 
 2013年12月的靳宏伟收藏展《从卡拉汉到杰夫昆斯》,延烧了“原作热”

6年前的那个展览,因首次在国内集中展示西方摄影经典的原作而轰动中国摄影界。展览提醒国内的专业人士:仅靠阅读画册、印刷品来理解摄影,只能陷入到图像和图式的学习和模仿,无法建立良好的摄影学习范例与正确的摄影认识;更无法建立起一种基于材料、媒介、工艺本身所形成的摄影审美和观看方式,也无法体验照片的真正魅力与价值。当然,更谈不上摄影收藏了。如今,“原作”引发了大讨论,对于摄影的收藏,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推力,因为摄影收藏,必须从原作开始!

( 原载:2016年7月24日《扬子晚报》 )

版权声明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本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Images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ICS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