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张铂泷:当线下展览成为线上展览的副产品

2015-02-02 12:05 来源:瑞象视点 编辑:作者:刘张铂泷
    在本月刘张铂泷从纽约发回的展评中,他带大家“参观”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当前展览“托马斯•瓦尔特的现代照片收藏,1909-1949”。但这次“参观”的重点不是在展览现场,而是在线上。通过刘张的介绍,这个庞大的在线项目逐渐揭开其面纱,呈现出其背后学术研究的真实面貌。向一般观众解释作品背后的联系,材料和技术的运用,学派和社交圈等等,原本不易,需要双方耐心和知识准备,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运用在线手段可以达到的惊人效果。
 
    从2014年12月13日到2015年4月19日,MoMA的摄影部画廊将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贡献给了这个名为“托马斯•瓦尔特的现代照片收藏,1909-1949”的展览。托马斯•瓦尔特是一个年轻的德国摄影师,他1977年移居纽约,后来成为了MoMA摄影部委员会的成员。这次展览展出的341件作品就是来自他的私人收藏。2001年,前任MoMA摄影部主任彼得•加拉西(PeterGalassi)看到这批藏品正好填补了MoMA摄影藏品的一段薄弱之处,于是就以博物馆的名义将这些藏品纳入了MoMA。这341张照片包含近150位艺术家的作品,既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如安德烈•科特兹(AndreKertesz),拉齐奥•莫霍利-纳吉(LaszloMoholy-Nagy),贝伦妮斯•阿伯特(BereniceAbbott)等,也有匿名摄影师的作品,作品创作的时间段大致处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正是摄影开始蓬勃发展的年代,作品来源则包含德国、苏联、法国、美国等,可以说覆盖面十分丰富。如果在展厅里转完一圈出来,只能说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现代主义摄影回顾展,看展的意义也只在于近距离接触一下“大师原作”。不过走出展厅后会发现墙边放着两台电脑,电脑上的页面来自MoMA以此展览为题特地制作的网页“物品:照片”(Object:Photo)。实际上,这个网页才是这次展览真正的主要载体。
 
    首先来回顾一下这次展览的成因。虽说这批现代主义摄影作品收藏对于填补MoMA馆藏的空缺十分关键,但是用4个月的时间来专门来做这样一个回顾历史展似乎显得也有点长了。在“物品:照片”网站上可以看到,这次展览的牵头部门不只是MoMA的摄影部,同时还有MoMA的保存部(Deapartmentof Conservation),而展览最初的起因是安德鲁•W•梅隆基金会(Andrew W•Mellon Foundation)为MoMA提供了一笔资金,资助对于托马斯•瓦尔特藏品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将研究成果发表出来。也就是说线下的实体照片展览实际上只是研究结果的副产品,而真正的展览内容则集中在这个网站之上。网站的标题非常直白,这些藏品照片是被当作一件件的物品来研究的,参与工作的两个部门中,摄影部代表了传统。这个传统其实也并没有多久,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 Krauss)在《摄影的话语空间》(Photography’s Discursive Space)中曾质疑过博物馆以一种回顾的态度将摄影作品作为艺术品来进行分类、展览的方式,她所举的例子就是欧仁•阿杰(Eugene Atget)的以艺术史研究作品的视角,而保存部关注的则是照片作为一个物品的属性。这样两个不同坐标系的研究可以帮助作品在历史上进行一个新的定位,系统虽然变得更复杂了,但能够让人更清楚看到一件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其带来的影响。这样的研究一方面帮助建立起一套更完善的数据档案系统,另一方面也通过网站探索数字时代的新展览形式。
 
    作为一张照片被强调的最多的属性就是“原作”,尤其是胶片时代,印制过程让照片变得独一无二,本雅明那篇在大家耳边磨出茧子的文章里面说的“灵光”也就是“原作”这件事(虽然他认为摄影复制就没有原作了)。有了“原作”这个概念才能激励着人们去现场看展览,而后来照片复制越来越容易了,于是摄影师们又有了新的鼓励大家去现场看照片的方式:把照片印大。印大了意味着现场体验和在屏幕前看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当然,还有一类艺术家们将摄影做成雕塑,做成装置,强调空间体验。这些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原作”概念的延伸,而MoMA这次的线上展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原作”这件事。这个研究的角度不在于“原作”是“谁”做的,而是“如何”做的,以及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做的。虽然说这样的研究内容也可以做成一个实际展厅中的线下展览,但是大量的文字内容和档案很难让观众花时间在展馆内看完,于是线上展就成为了更好的选择。
 
    在翻阅网站上的展览相关文章时,第一篇是MoMA的摄影部主任昆廷•巴耶克(QuentinBajac)写的“纷乱的年代:摄影与电影”,在文中他提到,一战结束之后,“纷乱”(distraction)成为了现代生活的一个最主要的组成元素,他对这个词的解释是“不停游移在不同事物间从未停下的目光”。可以说这一解释放在如今的数字时代也完全适用。这让巴耶克的文章显得似乎别有所指,在一个图片更加泛滥的年代,还有多少人会去关注博物馆里的“原作”?游客们的目光在每件作品上停留的时间平均不过几秒钟,博物馆又要怎样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此来看,制作一个线上展览,并且是一个“文献档案”类展览,便颇具挑战性了。不过巴耶克对此很有信心,他说未来是属于数码博物馆的,并且他认为,数码化可以用书籍或者展览无法达到的效果来展现历史图像的物质性。说了这么多,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网上展览的内容。
 
    整个在线展览一共由四个大的版块组成,分别是视觉化(Visualizations),论文(Essays),话题(Topics)和画廊(Gallery)。在视觉化这个版块下又由照片地图(MappingPhotographs),比较照片(ComparingPhotographs),艺术家关系网(ConnectingArtists),和艺术家生平地图(MappingArtists’Lives)四个子版块组成。照片地图按照年代顺序将艺术家创作的照片创作地在地图上标记出来,让观众可以看到艺术家创作所走过的地理轨迹;比较照片让观众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相纸材质、工艺灯分类来比较艺术家创作手段及内容的变化;艺术家关系网是这里面最有意思的一块,这张关系网的组成元素有展览,城市,出版物,组织机构等等,选中其中的一个都会看到与其相关的艺术家,再点击艺术家则可以看到艺术家和所有这些元素之间的联系;艺术家生平地图标记的则是与艺术家相关事件发生的地点,如展览、出版物等等。在论文部分当中则是各种研究的文字成果,这其中不仅有基于艺术史摄影史的史论文章,也有关于照片材质等等的科学性研究论文,这些论文也都收录在出版的画册当中。
 
    网站的另一个重头集中在话题这个版块中,这个版块也有四个部分,分别是照片(Photographs),艺术家(Artists),汇聚点(MeetingPoints)和材料(Materials)。照片版块里不仅有这些藏品正面扫描的高清大图,还有照片背面的扫描图,这就让我们有了一窥艺术家手迹的机会,看看那时的艺术家们是如何标记照片的;接下来就是照片表面材质的显微图以及照片印制纸张及化学物质的分析,通过这样分析建立起的数据库能够为人们重新勾勒出一幅当年的摄影工业生产的图景;然后每张照片还有出处考证以及出现过的展览和发表过的杂志,将照片又放入社会流传的网络之中。在艺术家这一版块中是对收藏品中出现艺术家的系统介绍;在汇聚点中介绍的是一些重要的文化中心(如柏林、纽约)、照片工业中心(如莫斯科、罗彻斯特)、学派与社交圈(如包豪斯、曼•雷工作室)、展览(如FilmundFoto、Fotomontage)、出版物与书籍(如Vu杂志、CameraWork)等等;在材料版块中介绍了此次研究当中使用的表面及材料分析手段以及由此建立起的纸张工艺、类型分类数据。综上这样系统的对于照片作为一件物品本身的研究正是巴耶克所说的对历史图像物质性的展示,而这样庞大的内容和交错的关系确是在任何一个展览或是一本书籍中很难呈现出来的。
 
    正因为托马斯•瓦尔特的藏品照片的多样性(艺术家、地理位置、纸张种类、创作工艺)才使得这样一个个案成为很好的研究出发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摄影工业的高速发展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足够的技术基础,手持微型相机的出现,易冲印相纸的诞生,让艺术家们可以在创作手段上的选择更丰富,拼贴画(collage),物影摄影(photogram),日光印象(solarization)都出现于这一时期。摄影实践的繁荣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厂商对于不同产品的研发。这批藏品中的创作者包含艺术家、新闻记者、业余爱好者、设计师等等,内容的丰富程度正反应了这一时期摄影在整个社会文化进程中百花齐放的景象。对于341幅藏品研究所建立起的这个网站仅仅是一个起点,它在研究中积累的数据和建立的标准不仅能够成为与其他博物馆及机构合作的桥梁,并且还将为后续的学术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资源。
 

版权声明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本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Images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ICS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