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现实矛盾和价值建立

2015-12-16 14:33 来源:山东美术 编辑:著作权

作者 周伟华(济南大学教授)

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期间,北京长城快餐车的老板宋伟用1万元买下了王广义的《毛泽东1号》。当王广义用忍不住颤动的手接过了一大摞由一张张10元叠在一起的现钞时,说了句:“今晚我请客。”(宋伟后来带这幅画去了美国,直到2008年最终以3054万出手。)

2006年,纽约苏富比拍卖《大家庭——同志120号》以97.92万美元落锤(760余万港币),张晓刚成为首个突破百万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说接到现场朋友打来的电话时,“第一个反应是疯掉了”。

2007年,北京保利秋拍,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拍到2200万人民币。随后几位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纷纷突破千万。

2013年10月5日,中国香港苏富比拍卖,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元成为首件过亿的亚洲当代艺术品。

看到中国当代艺术与市场演绎着一段又一段传奇,但中国艺术市场在开始阶段的曲折与艰辛却鲜为人知。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发展,如同其他因特殊的中国国情而变得复杂化的事物一样,经过跨越性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的中国艺术市场先天不足、矛盾重重,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转化。面对艺术市场的潮起潮落,多数人无法判断其中潜存的问题与同样潜在的巨大价值。而中国艺术市场的完善,根本上有赖于艺术消费群体的成熟。其中,要紧的是如何建立相对合理的当代艺术的价值判断标准,这是一个漫长而又重要的历史过程……

1992年,批评家吕澎策划了中国首个艺术双年展“广州•首届90年代艺术双年展”,率先提出了“艺术市场”的概念,开始努力通过艺术市场的作用改变中国艺术创作和艺术家的地位与身份,展览成功举办,但却经历波折。而随后发生的若干事实则充分证明了艺术市场确实改变了这个国家的艺术体制,在官方机构几乎完全不支持“当代艺术”的情况下,艺术市场自身的探索和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非主流艺术在中国的境遇。

回顾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其中的一个事实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海外市场以及由市场带来的国际资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强力支撑和推广。

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自20世界80年代就开始购买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后又通过参加和策划“天下”“里里外外”等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打开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收藏渠道,改善了早年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环境。2007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落户798艺术区,随着一系列展览项目的举办,为当代中国艺术市场挖掘了资源,建立了规范。而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奶妈“的瑞士收藏家乌力•希克,用十余年的时间给了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画下去”的理由,由他创立的“中国当代艺术大奖”今日仍在挖掘和培养年轻的中国国内当代艺术家。其他像中国香港汉雅轩的张颂仁先生、艺门画廊的马芝安女士、香格纳画廊的劳伦斯•何浦林先生,印尼余德耀美术馆的余德耀先生等一直在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着重要的贡献。

这些海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的努力,一方面扶持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开始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所具有的前瞻性眼界使他们得到了巨额回报。(张颂仁在1993年开始收藏方力均、岳敏君的作品时每幅才3000美元。而1998年香格纳画廊与曾梵志合作时每幅作品也不超过1万美金。)同时,这些收藏也使早期大量重要作品流入海外,成为我们国家未来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脉络不小的遗憾。曾梵志后来曾对媒体说:“从1993年到2003年,十年的时间,几乎没有中国人购买我的作品。”粟宪庭曾强烈感慨:“研究中国当代艺术还要到国外去看自己的原作。”因此,如何建立和推广中国本土的当代艺术收藏体系,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战”后,以美国为核心的的国际艺术品市场开始关注欧美现代艺术,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20年的激烈蜕变,完成了由传统艺术收藏为主转向现代艺术收藏的重要转型。而进入新世纪后,纽约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公司的数据显示“二战后”当代艺术的成交额在逐年超越“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的版块。

中国人“雅而好古”,古董杂项和传统书画一直是大多数中国藏家的首选,但对当代艺术领域却一直小心翼翼。进入新世纪后,在整个世界艺术市场的推动下,特别是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快速火爆,许多左思右想的中国买家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伴随着追求时尚、炫耀心理和投资目的,一些人开始涌入当代艺术品市场……市场在迎接新一轮的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的困扰。其中因收藏标准的不规范而产生的作品质量和价格的混乱最为显眼。正如希克指出的:“好的艺术作品价格并没有到位,但其他大部分越过了应有的价值,现在这个市场还不会分辨好与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现代化进程几乎改变了我们国家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但在艺术的认知和审美上,我们的大众甚至包括那些有知识的学者、教授,基本还停留在文学性的现实主义审美趣味中。由此可见,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本土收藏,其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培养和建立当对当代艺术品的价值判断标准。一方面,在全球化的今天,当代艺术的创作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化的表现,也不单是艺术家对本土文化问题的关注和表达,同时也是不同文化间碰撞与交融的结果。另一方面,收藏当代艺术品的价值判断,也不仅仅是收藏家私人的事情,需要社会广泛、自由地讨论并形成具有普遍性的共识。


一些对当代艺术持有偏见的人经常过分指责当代艺术市场存在资本操控、价格虚高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关于简单模仿和粗制滥造的批评……..而显而易见的是这些问题在艺术市场并非当代领域独有,因此也无需单独进行讨论。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收藏家相继成熟起来,并依靠自己的实力为当代艺术市场的收藏和发展以及社会的教育和推广做出了有益的努力。通过市场实践而成熟起来藏家和机构,不仅解决了资本与艺术市场的对接,更是通过不断的展览项目和教育推广项目逐步建立了在共识基础上相对统一的文化价值观和收藏标准,引导和鼓励了青年艺术家对当代艺术的追求和坚持,维护了中国当代艺术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版权声明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本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Images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ICS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