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摄影”的哲学冥想 --解读保罗·卡普尼格罗的创作理念

2016-04-01 09:36 来源: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 编辑:著作权

作者 冯建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保罗•卡普尼格罗 工作照

保罗•卡普尼格罗(Paul Caponigro)1932年生于美国波士顿,是一位年事已高而依然坚持创作的“纯碎摄影”大家。在他漫长的摄影生涯中,曾经得到了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米诺•怀特(Minor White,1908-1976年)的直接教诲,他一直秉承并继承了“直接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的创作真髓,他的黑白摄影作品,在世界许多重要的美术馆和画廊举办过展览,并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乔治• 伊士曼国际摄影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等世界著名博物馆收藏。他爱好广泛,涉猎音乐、绘画、哲学、佛学,并将他独到的思考融汇到他的摄影创作之中。他还是一位十分称职的摄影教育者,在协助了安塞尔•亚当斯、米诺•怀特的一系列摄影工作坊教学活动之后,他先后在著名的波士顿大学、纽约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过摄影,对“直接摄影”创作理念的继承、传播和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2016年4月15日至4月27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主办,包商银行协办的保罗•卡普尼格罗直接摄影作品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一次近距离欣赏这位摄影大师经典原作的十分难得的机会。

记得是1994年,我还是东京日本大学艺术学院摄影系学生,有机会在学院艺术资料馆和画廊欣赏到保罗•卡普尼格罗的摄影原作,印象深刻、喜爱有加,并因而在纪伊国屋书店花了将近一万日元的重金购买了一本《Paul Caponigro:Master Works From Forty Years》画册,珍藏至今,得益匪浅。保罗•卡普尼格罗这位摄影家和“直接摄影”的摄影概念,目前在中国摄影界还是比较陌生的。“Straight Photography”在中国就有多种译法,“直接摄影”、“纯碎摄影”和“如实摄影”等。“直接摄影”一词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至1904年,在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1864-1946)创办的《摄影作品》(Camera Work)杂志四月刊中,美国文艺批评家贞吉•哈特曼(Sadakichi Hartmann,1867-1944) 针对当年2月在卡耐基学院艺术画廊(Art Galleries of the Carnegie Institute)举办的摄影分离派展览撰写了《直接摄影的诉求》(A Plea for Straight Photography)一文, 他将“直接摄影”定义为:“依赖于你的相机和眼睛、你出色的鉴赏力以及构图知识 、同时考虑光色、阴影以及线条构成的空间分割,耐心的等待着、直至画面中的影像达成它最完美的时刻。”当这一切都达成的时候“这张完美的底片只需要很少甚至不需要后期操作”,贞吉•哈特曼还指出:“我不反对修饰、加深或者减淡等一系列操作,只要他们没有影响到摄影技术本身带来的影像品质,但涂刷或描画并不是摄影的属性,我反对在底板上、树胶印刷以及甘油过程中仅仅为了产生模糊效果而使用画笔去涂抹和刮擦 ”。“直接摄影”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和当年摄影发展初期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和追求相关联的,当时的摄影师为了证明摄影也是一门艺术,对拍摄的底板进行后期加工,以期能使照片达到一种绘画的效果,这些包括以树胶重铬酸盐印相工艺、甘油印相工艺、柔焦和负片或正片的修版。“画意摄影”(Pictorialism)当时非常盛行,“直接摄影”的提出是针对“画意摄影”的一种反叛,希望摄影回归到自身的特质上来。“直接摄影”这个理念的最终确立和推广,是得力于被誉为美国近代摄影之父,“摄影分离派” (Photo-Secession)的组织者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他不但通过创办著名的《摄影作品》杂志, 291画廊、密友画廊等,率先把欧洲和美国的先驱人物的美术、摄影作品介绍给美国公众,同时也通过他自身的摄影实践,积极摒弃十九世纪末期盛行的模仿绘画的画意摄影,提出了“直接摄影”的理念,力图强调摄影不仅在技术手法上,同时也在表达个体的个性意义上,更多地考虑摄影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变得更纯粹化,独立于绘画之外。他当时十分赞赏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1890-1976)、查尔斯•席勒(Charles Sheeler,1883–1965年)等摄影家作品中几何的构图、清晰的细节、丰富的影调层次。还在他主编的最后两期《摄影作品》杂志中重点介绍了保罗•斯特兰德的作品,并从中得到一种明确的方向。1922年施蒂格利茨写道:“我的目的是使我的照片看上去确实像照片 (而不是像绘画、蚀刻版等),要使人一看之后永远难忘”。该年施蒂格利茨开始出版被他称作《等价》(Equivalents)的有关云彩照片的多卷集,他写道:“它们等价于我对生活的基本哲学”。


 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等价》
银盐工艺,1929 年

  “等价”这个概念是由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用来形容以下这样一种状况的:摄影者在拍照时,面对所摄题材,心里感到十分激动,拍出来的照片也同样使看照片的人感到激动,当然,并不要求实景和照片完全相同。等价影像是一幅“平实”的照片,就是说,表现方法属于现实主义,采用直截了当的技术,没有造假,没有在风格上加以雕琢或者像画意派摄影那样注重俗套形式美。 “一切真实感情都是相同的”,因此,要传递真实感情,人就决不能依靠别的手段和技巧,只能凭对直接经历的反应。“直接摄影”和“等价影像”这一理念后来成为不少摄影家作品的中心思想。

正是在施蒂格利茨和斯特兰德影响之下,1932年,以美国西海岸一批有志的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1886-1958)、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es,1902-1984)、威廉姆•范•戴克(Willard Van Dyke,1906-1986)7、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1883-1976)为中心而组成的著名的f/64小组成员,以大画幅相机为主制作出来的影调精致,质感真切,同时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美学特征的高品质摄影作品,成为摄影史上的一个丰碑,为视觉艺术提供了一个不朽的典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亚当斯还结合了施蒂格利茨的“等价”(Equivalent), 爱德华•韦斯顿的“前视”(prevision)的观念, 提出了“预先想象”(Visualization)的观点。这些重要的观点都是“直接摄影”观念内涵的演变和延伸,其中最著名的有米纳•怀特1960年代到1970年代的作品,他还将这种思想蒙上一层哲理的和宗教的神秘色彩。这也是我们解读和理解保罗•卡普尼格罗作品的关键钥匙。

保罗•卡普尼格罗在学习摄影的初期,得益于协助安塞尔•亚当斯、米诺•怀特的一系列摄影教学活动,“直接摄影”和“等价影像”这一思想后来也成为他的摄影创作的中心思想,特别是1957-1958年之间,他跟随米诺• 怀特工作了一段时间,米诺• 怀特赋予摄影哲学和宗教的神秘色彩思想也给他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1970年代初期,他经常在加州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安塞尔•亚当斯摄影工作室协助工作。特别是1975年,他第二次获得古根海姆艺术基金,他本应该去美国西南部研究土著文化,但是他却前往日本拍摄园林和寺庙,并与合气道大师中园(Nakazono)相识开始了耗时数年的有关呼吸冥想的修行和研究,体验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东方思辨。

保罗•卡普尼格罗在谈到他的创作理念时认为:“我更倾向于去寻找我所见的事物‘背后’的东西。我看到树、我看到河流、我看到…

 
 


米诺•怀特《船的本质》(Essence of Boat)
1967年

 

 

我觉得在它们的‘背后’,存在于眼睛所看不见的部分。所以我开始尝试去拍下它—琢磨如何去呈现这些事物的‘灵性’。这是个难题。因为摄影这种方式是非常‘现实的’、非常‘具体化的’,所以我需要找到一个方法,这就是我选择拍摄黑白照片的原因。黑白照片更为抽象,而彩色照片会使人和现实事物的距离太近。我选择黑白摄影,因为这样可以更抽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事物。我被人们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暗房师,因为我的暗房使得照片具有特别的质感。” 卡普尼格罗的摄影理念和技术,得益于从一开始学习摄影就有机缘和多位优秀的摄影大师一起共事和探索,他早年经常在大自然中拍摄,关注过很多神圣的地方:日本的寺庙和花园、法国古老的教堂、英格兰的巨石阵、爱尔兰古迹,当然还有一些静物。他的黑白暗房制作技术也非常娴熟,他印放的照片影调深沉而柔和、安静而又空灵,十分超脱并耐人寻味。“我花了一些时间来寻求属于我自己的路,最终我在暗房中找到了我的路,我的暗房风格使我的照片拥有了一种‘另外’的东西。人们看见我的照片会觉得,似乎有某种‘更深远’的东西在里面,但是他们无法说出是什么,这是很难用语言描述事物的‘灵性’。”



 
保罗•卡普尼格罗
《奔跑的白鹿,爱尔兰,
Running White Deer, reland》
银盐工艺,1967年


保罗•卡普尼格罗
《背光向日葵,温斯洛普》
银盐工艺,1965年

版权声明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本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Images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ICS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