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迪尔曼-克瑞恩先生铂金印相原作作品联想到的

2016-11-30 16:22 来源: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摄影公社 编辑:wangxin


《光之炼金术》—迪尔曼•克瑞恩铂金印相原作展


《光之炼金术》—迪尔曼•克瑞恩铂金印相原作展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共同主办,包商银行协办。展出作品均为美国当代铂金印相创作名家迪尔曼•克瑞恩的原作。本次展览展出作品是作者以其三十年来创作生涯的100幅辉煌而精湛的铂金印相作品,向公众展示他以光为器建构自然之影像,以光为术锤炼日常之景象,从而表达对自然的敬仰、对现代社会中无常空间及物品的审美感受与提升。铂金印相不仅影像稳定、层次丰富,更呈现出独特的视觉审美体系。11月26日开幕以来,影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成为今年摄影界的一大盛事。


展览时间:2016年11月26日——12月4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本次展览是继今年上半年本会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保罗•卡普尼格罗(Paul Caponigro)“直接摄影”原作展后,再次推出的世界名家原作展。

 

 

1231313.webp.jpg



由迪尔曼-克瑞恩先生铂金印相原作作品联想到的
作者 姚璐

1480494383375247.jpg

前不久,《首届古典影像教学国际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在国内,陆续有很多人越来越迷恋它,古典影像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美轮美奂的影调,还有那在制作过程中的期待、多变的结果,以及我们可以沉下来的心态。

最近和一个朋友聊天正说起我们今天的摄影现状,摄影术发展到今天真的是达到了“地气儿”十足的地步,世界上几乎每个人每天都在拍摄、记录,数字化时代让一切都变为可能,现在大家在拍摄时候已经没有太多的思考了,甚至对于摄影技术本身都不需要有太多的倾注,人们只要摁动快门,图片就可以像瀑布一样倾泻而来,且可以做到张张画面精良、影调丰富、色彩绚丽、图像清晰,无论大人小孩专业非专业的人士都能轻松做到……

但是就是里面总是觉得少些了什么。

我的这个朋友说:他希望让摄影慢下来,慢下来,让我们看着图像能有更多回味的空间。

1480494383818035.jpg

如同这个社会一样,我们飞速的发展以至于我们一往无前而无暇回味咀嚼我们的生活,回过头来我们发觉我们失去了很多的趣味。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央美术学院,传统手工艺的摄影课是最受欢迎的,今天的学生周身都是数字设备,天天接触冲淡了他们驾驭和操作的美感,如同和自然出现了阻隔,太多的自动化电子设备已经让我们远离自然的东西久矣。因此无论从操作制作作品到最终形成的画面,都是亲力亲为的,这是个关键的问题。

不仅仅在制作上是这样,现在很多朋友又重新拾起传统手工摄影,手工摄影最终的艺术结果也是吸引我们的地方。我觉得很多人已经开始意识到摄影不是单纯的越清晰越好。一个艺术语言的魅力在于他能够带给人们一种感触,在我们今天满眼充斥着大风景、大幅面打印图像、大文件输出的时代,一幅小小的静静的躺在镜框里、挂在墙上、画面充满着岁月的洗刷痕迹、微微朦胧的影调,却往往能触动我们的神经。那是一种我们就久已忘怀的感动。我觉得那是一种情怀,一种坚持,一种对喧嚣之后的宁静。

1480494382674769.jpg

迪尔曼-克瑞恩的作品恰恰引动了我们的神经,我认识很多从事和坚持运用这样语言创作的朋友,当我们正在大踏步的往前走时,他们则采取回归传统,回到那笨拙的手工制作,不确定的结果,这不是因循守旧,也不是顽固消极、而恰恰是用了一个宣言式的方式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好的艺术手段是不会因为时间而流失的,它可以寂寞但绝不会消沉。他有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从事这个工艺的朋友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执着、热情、淡泊、理智、高度敬业但又不乏激情,在《光之炼金术》迪尔曼-克瑞恩先生铂金印相原作展之前,得以先睹几幅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唤起了我们的熟悉感。我认为他是用了他最最合适的艺术方式表达了他的意念。

 

版权声明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本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Images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ICS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