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佳能尼康”之父,却对手机摄影情有独钟
手机摄影养成记 访谈 No.8 如果要机哥去环游世界 不瞒你说,作为一个从小觉得自己名字太LOW的叛逆少年,知道陈远明给自己的一双儿女取名“陈佳能”和“陈尼康”的时候,我只想点播一首吴亦凡的《6》来为他打call。 而这样的器材党,却执着用手机记录世界。 在北极,他会从直升飞机上用手机航拍世界上最强大的破冰船破冰航行; 在南极,他会坐在冰雪上,等待王企鹅贴近,拍摄王企鹅羽毛的细部; 在非洲,为了拍摄马赛人、红泥人,他去了五次; 在冰岛,他租用直升机,由007电影特技驾驶员飞行在冰谷瀑布之间,用手机航拍朗格冰川; 在机哥心里,他真的厉害…… ©陈远明 摄影 陈远明,一个走遍世界的旅者,一个拥有摄影器材“军火库”的摄影师,却选择出了一本手机摄影教程集《对,都是手机拍的!》。 到底是谁这么任性?锵!就是这位啦~(很有亲和力有没有) Q&A/ 机哥X陈远明 Q: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摄影的? A:三十年前,至少是三十年前接触摄影,从旁轴到双反,到单反,经历自动对焦直至现在的数码时代,那个时代拍一张照片至照片到手,是很期待的,首先是器材稀缺,然后是专业人员稀少,我是从冲洗到印相的经验慢慢感受到摄影的乐趣,直至现在伴随着我的全球旅行。 他在海口有一家面(毫)朝(无)大(人)海(性)的工作室,里面挂满了陈远明行走在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包括南北极、56个国家和地区、160多个城市无数人迹罕至、风光美妙的地区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就是这样一面让人感叹和好奇的展览墙,成为了他出书的由头。 Q:怎么定义自己的风格? A:不拘泥风格,也没有风格。我的镜头对准孩子,摄影风格自然是充满爱意的亲切感;在非洲,我的镜头聚焦的是非洲的野性之美;在南北极,照片风格转化成一种保持距离的观察之美;而日常旅行中,摄影充当日记的记录角色。 同样是以摄影充当日记的记录角色,可是这照片,怎么还是不一样呢?微笑脸 Q:边旅行边摄影的这个过程有什么心得吗? A:旅行是心境,目的地的选择随心境而定,并不一定是以摄影为目的地的。旅行中拍摄重要的是兴趣点,去之前对当地的了解非常重要,旅行中对自然和生态的关注是我的大主题。 Q:拥有一个摄影器材“军火库”,却依然选择手机摄影来成书的理由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契机使得你想出这本书? A:手机摄影举手之劳,随心所摄。它高度智能化、操作简单易上手,而且方便存储、分享、后期、充电,对于旅行者来说,携带尽量少的行李是一项基本原则。 Q:摄影过程中遇到的最特别的经历? A:最特别的都是与动物的期遇,2016年在俄罗斯堪察加,出帐篷转身遇到熊,虽说危险,但这也是自然的魅力所在。 其实早在2012年,吃瓜群众还在分析手机摄影的渣画质和小尺幅的时候,陈远明就已经开始使用手机拍摄旅行专题。2014年,他相继完成了南、北极,非洲等手机摄影自然专题,成为国内首批手机摄影实践者。 当然,手机摄影并不万能,甚至有诸多局限。所以,技巧很重要。(重点记下来,期末必考!) 受限于手机区别去传统相机的专业性,他为了一张满意的照片也有多次的取景和尝试。也许正是对摄影和手机摄影一以贯之的态度,这些量的积累,最终呈现的才是质变般绝伦的照片。 Q:你觉得手机摄影和传统意义上的摄影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A:从摄影角度来说,没有区别,工具不同而已,就像以前的双反,旁轴与单反相机的区别,工具特性不同而已。 Q:觉得手机摄影在将来会是怎样的发展形势呢? A:人人都是摄影师,这就是手机摄影的趋势。 Q:你用的最多的手机型号是什么? A:2013,2014年间诺基亚,三星,苹果,酷派等品牌都有用,现在在用努比亚z17s。 Q:手机摄影后期大概是怎么样的流程?推荐几款你觉得很棒的手机摄影后期APP。 A:手机后期与题材相关,我拍摄自然类题材,做曝光调整,色彩矫正,现在用努比亚手机拍摄软件以及谷歌的snapseed比较多。 Q:给喜欢手机摄影的朋友一些观点建议 A:去旅行,带上手机,去感受和记录。(世界那么大,你要去看看!老板你听到了吗?) 脚下已是千里延绵成片,眼界仍是一片广阔蓝天。最关键的不是摄影器材,而是这个器材后面的脑袋。手机摄影的诞生,无疑只是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方式来展示我们心中所想。 ©陈远明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