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5 16:52 来源: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摄影公社 编辑: junner
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18年05月23日 周三 总第146期
摄影——在这里更加得到尊重
【本期内容】
⊙社交媒体,侵权风险须规避
⊙苏富比伦敦摄影专场拍卖
⊙一张照片,判赔1500元
⊙这些真的都是照片
⊙需要使用裁剪的情况
社交媒体,侵权风险须规避
来源 人民网
微信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交媒体。在微信朋友圈上传、转发精彩图文,成为不少人每天都在进行的社交活动。
但是,在手指按动间也存在着陷阱,稍不留神就可能触及侵权“雷区”。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通报了几类发生在微信朋友圈的侵权案例,提醒网友在享受微信等社交媒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增强法律意识,规避可能存在的侵权风险。
擅自发布他人图片赔偿6000元
【案例】
北京的一家图像技术公司起诉称,其为某图片供应商在中国境内唯一授权代理,某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在其微信公众号中使用了该公司享有著作权的摄影作品,侵害了其摄影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该图像公司曾多次要求该影视公司提供授权使用文件或者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但遭拒绝。为此,起诉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2万元。最终,在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该影视公司支付原告版权使用费6000元。
【法官提示】
谭乃文法官说,不少人遇到精美、有趣的网络图片喜欢随手保留,其中包括摄影照片、动漫美术作品。这些图片往往不知来源、不知作者。殊不知,随意发布朋友圈时,一张小小的图片也可能引发著作权侵权纠纷。
其实,很多网上图片都是具有著作权的作品。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在网络上传播其作品。在网络上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图片未经许可随意上传,属于侵犯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畴,在没有其他法定理由的情况下,可能构成侵权。
随着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和动漫原创作者通过提起知识产权诉讼的方式,积极维权并获得赔偿。对于“指尖一族”,在上传图片发布朋友圈时应当做到:不明来源的图片尽量不上传;发布他人图片应取得权利人授权;合理使用他人图片要注明作者和出处;收到侵权通知要及时删除。
摄影 · 5月17日苏富比伦敦摄影专场拍卖 · 结果
原创 李岳 来源 空耳工作室
摄影:黄亮
搭着Photo London摄影集会的顺风车,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于5月17号对20与21世纪知名摄影师的作品进行了拍卖。此次拍卖的作品主题多样:从Nobuyoshi Araki在'Grand Diary of a Photo Maniac'的挑逗,到Irving Penn 的'Small Trades'记录社会底层职业者的肖像,再到彩色摄影先锋William Eggleston令人惊叹、色彩丰富的照片'Woman Walking on Sidewalk' 等。
本次拍卖的最大赢家应该是Richard Avedon拍摄的Avedon/Paris 系列,其他受买家热捧的摄影师还有:Peter Beard,Helena Almeida,Andres Serrano,Diane Arbus和Helmut Newton等。总成交额为1,307,250英镑,约11,500.000人民币。本文挑选了本次交易的前十位,共十一幅作品,来呈现给大家。
TOP 1
RICHARD AVEDON
AVEDON/PARIS, 1978
估价
150,000–200,000 英镑
成交价(含佣金)
237,000 英镑,约2,133,000 人民币
摄影师:Richard Avedon 理查德·阿维顿 (1923 - 2004)
作品名称;'AVEDON/PARIS'
日期:1978
印刷工艺:银盐印相
签名:理查德·阿维顿于1978在纽约自行出版11幅银盐组照。每幅都带有签名和铅笔编号60/75。作品背面印有版权章和作品标题。当时发行的包装纸也完好的保留,每张包装纸都用铅笔按顺序从1到11进行编号。附带印有摄影师名字的原始亚麻翻盖盒,每张照片都有装裱。
照片尺寸:大约:36.2 × 45.7厘米(14¼ × 18英寸)
盒子尺寸:54.5 × 43 × 3.5厘米(21½ x 17 × 13/8英寸)
简 介
Avedon / Paris系列组照,是为了Avedon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回顾展而特意编辑。这十一幅图像拍摄于1947年至1957年的巴黎,都是摄影师为了将时尚摄影提升到艺术立场而努力的杰出范例。这些照片中的女性主体展示了Avedon所设想的轻松魅力和嬉戏。给了她们一个身为人类的证据:这个都市女人,在一个豪华和高雅的环境中不断前进。正如纽约时报发表的他的讣告所述,“他的时尚和肖像照片帮助定义了过去半个世纪美国摄影风格,美感和文化形象”。
TOP 2
David Yarrow
'78 DEGREES NORTH', SVALVBARD, NORWAY 2017
估价
18,000 - 25,000 英镑
成交价(含佣金)
81,250 英镑, 约731,250 人民币
摄影师:David Yarrow 戴维·亚罗(1966-)
作品名称:'78 DEGREES NORTH', SVALVBARD, NORWAY
日期:2017
印刷工艺:喷墨打印,装裱在铝合金框架上
签名:有
编号:1/12,带证书。
照片尺寸:94 × 144.8厘米(37 × 57英寸)
框架尺寸:132 × 182.8厘米(52 × 72英寸)
简 介
英国本土摄影师David Yarrow(戴维·亚罗)的作品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苏富比摄影拍卖会上,每次拍卖的价格都不低。最擅长记录的就是野生动物的身影,并且加入了非洲野生动物保护组织。
TOP 3
Helmut Newton
'SADDLE I', PARIS, 1976
估价
30,000 - 40,000 英镑
成交价(含佣金)
57,500 英镑,约517,000 人民币
摄影师:Helmut Newton 赫尔穆特·纽顿(1920-2004)
作品名称:'SADDLE I', PARIS,
日期:1976
印刷工艺:银盐印刷
签名: 有签名,日期和标题
编号:5/10
照片尺寸:图片38 × 56厘米(15 × 22英寸)
装裱框架尺寸:50×60.5厘米(49¾ × 23吋)
简 介
赫尔穆特·纽顿Helmut Newton是一位颇具争议的摄影师,究其原因就是照片中的色情元素。他塑造的那些妖艳、奔放、邪恶的女性,恰巧都与保守的中产阶级价值观背道而驰。虽然如此,还是无法阻挡他的摄影风格对摄影界强大而持久的冲击。
TOP 4
Nobuyoshi Araki
'GRAND DIARY OF A PHOTO MANIAC', 1994
估价
45,000 - 65,000 英镑
成交价(含佣金)
56,250 英镑,约506,250 人民币
摄影师:Nobuyoshi Araki(1940-)
作品名称:'GRAND DIARY OF A PHOTO MANIAC'
日期:1994
印刷工艺:银盐印刷,装裱在铝合金板面上。
签名:黑色墨水签
编号:5
照片尺寸:201 × 302.2厘米(79 × 119英寸)
装裱框架尺寸:213 × 315厘米(83¾ × 124英寸)
简 介
荒木经惟的作品一直不断挑战日本本土的审查制度和社会习俗。他的作品在明确的背景下捕捉人与人关系的本质,关注性别、死亡和生命的短暂性等主题。虽然他对女性的描绘具有很高的争议性,但他拍摄已逝妻子的作品则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色彩,这在后期作品中并没有消失,只是在其视觉表现上发生了变化。
TOP 4
Irving Penn
'RAG AND BONES', LONDON, 1950
估价
40,000 - 60,000 英镑
成交价(含佣金)
56,250 英镑,约506,250 人民币
摄影师:Irving Penn 欧文·佩恩(1917–2009)
作品名称:'RAG AND BONES', LONDON
日期:1950
印刷工艺:铂金印相,于1976年
签名:带有签名,日期和标题
编号:25/32
照片尺寸:42 × 33厘米(16½ × 13英寸)
装裱尺寸:57 × 45.5厘米(22½ × 18英寸)
简 介
这四照片(后面接有三张)来自于Irving Penn(欧文·佩恩)于1950年在巴黎,伦敦和纽约拍摄的摄影专辑‘Small Trades‘,他试图记录面临消失行业的从业者肖像,因此这部分照片堪称20世纪中叶的历史性篇章。欧文·佩恩让他们穿着工作服以时尚摄影的角度进行拍摄。
TOP 4
Irving Penn
'MOTORCYCLE POLICEMAN', NEW YORK, 1951
估价
25,000 - 35,000 英镑
成交价(含佣金)
56,250 英镑,约506,250 人民币
摄影师:Irving Penn 欧文·佩恩(1917 – 2009)
作品名称:'MOTORCYCLE POLICEMAN', NEW YORK
日期:1951
印刷工艺:铂金印相,于1976年
签名: 带有签名,日期和标题
编号:13/23 和 P1419
照片尺寸:0 × 36.5厘米(19¾ × 14¼英寸)
装裱尺寸:57 × 45.5厘米(22½ × 18英寸)
TOP 7
Irving Penn
'DEEP SEA DIVER', NEW YORK 1951
估价
25,000 - 35,000 英镑
成交价(含佣金)
50,000 英镑,约450,000 人民币
摄影师:欧文·佩恩 Irving Penn(1917–2009)
作品名称:'DEEP SEA DIVER', NEW YORK
日期: 1951
印刷工艺:铂金印相,于1980年
签名: 带有签名,日期和标题
编号:8/38 和 338
照片尺寸:48 × 37厘米(19 × 14½英寸)
装裱尺寸:60.5 × 51厘米(23¾ × 20英寸)
TOP 7
Irving Penn
'TRAIN COACH WAITER', NEW YORK, 1951
估价
25,000 - 35,000 英镑
成交价(含佣金)
50,000 英镑,约450,000 人民币
摄影师:Irving Penn欧文·佩恩(1917 – 2009)
作品名称:'TRAIN COACH WAITER', NEW YORK,
日期: 1951
印刷工艺:铂金印相,于1967年
签名: 带有签名,日期和标题
编号:6/20和P61
照片尺寸:49.5 × 38厘米(19½ × 15英寸)
装裱尺寸::57 × 46 xm(22½ × 18英寸)
TOP 7
Peter Beard
'HOG RANCH FRONT LAWN, NIGHT FEEDER (2:00 AM) WITH MAUREEN GALLAGHER & MBUNO, FEB. 1987'
估价
30,000 - 50,000 英镑
成交价(含佣金)
50,000 英镑,约450,000 人民币
摄影师:Peter Beard 彼得·比尔德(1938-)
作品名称:'HOG RANCH FRONT LAWN, NIGHT FEEDER (2:00 AM) WITH MAUREEN GALLAGHER & MBUNO,
日期:1987年2月
印刷工艺: 银盐印刷
签名: 带有签名,日期和标题
照片尺寸: 39 × 58厘米(15¼ × 22¾英寸)
装裱框架尺寸:56 × 71厘米(22 × 28英寸)
简 介
彼得·比尔德的摄影作品,关注了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所暴露的环境问题。他最著名的摄影作品集“The End Game, 1965,”记录了肯尼亚察沃国家公园里野生动物的最后的毁灭。这些作品奠定了他摄影师的职业生涯基础,并令他晋升到艺术家的行列。
TOP 10
Sohei Nishino
'DIORAMA MAP, NEW YORK', 2006
估价
30,000 - 50,000 英镑
成交价(含佣金)
43,750 英镑,393,750 人民币
摄影师:Sohei Nishino 西野壮平(1982-)
作品名称:'DIORAMA MAP, NEW YORK'
日期:2006
印刷工艺: 喷墨印刷,于2009年
签名: 带有签名,作者标签,画廊标签
编号:第2/5版
照片尺寸:171 × 133.5厘米(67¼ × 52½英寸)
装裱框架尺寸:181 × 143厘米(71¼ × 56¼英寸)
简 介
2004年,西野正平开始制作他的Diorama地图系列作品。截至2018年,他已经创作了20幅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地图。城市景观的记录是他对城市的理解和体验的兴趣的结果。这些立体布景不应被视为城市规划的真实代表,而应该是通过一个人的眼睛来解读它。他手持电影摄影机不知疲倦地走过这座大都市,捕捉他随后根据他的回忆结合的片断视图。然后将模拟镜头放置在描绘该地点所有单一方面的地图中,从而得到每个城市的限量版画,例如纽约的这个Diorama。
TOP 10
Irving Penn
'GIRL WITH NOSE DISC', CAMEROON, 1969
估价
40,000 - 60,000 英镑
成交价(含佣金)
43,750 英镑,393,750 人民币
摄影师:Irving Penn 欧文·佩恩(1917–2009)
作品名称:'GIRL WITH NOSE DISC', CAMEROON
日期:1969
印刷工艺:铂金印相,于1970年
签名:带有签名,日期和标题
编号:7/9 和 391
照片尺寸:49 × 58.3厘米(19¼ × 23英寸)
装裱尺寸:56 × 63厘米(22 × 24¾英寸)
知识产权案例|一张照片,判赔1500元
来源 陕西高院
近年来,随着经济繁荣发展,企业或个人在网站、宣传册、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都会使用摄影作品,但实际上,部分使用的摄影作品并未得到著作权人的许可或同意,淡薄的法律意识使得摄影作品侵权行为较为普遍和泛滥。
近日,太原中院就一审审结一起原告张某与被告山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
案情回放:
原告张某诉称,原告是大型房地产专著《深圳名宅》1、2册的作者。《深圳名宅》系原告历时两年多拍摄深圳知名楼盘摄影作品为主的房地产专著。每幅摄影作品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在房地产界、建筑及景观设计界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被告既未经原告许可,又未支付报酬,基于商业目的,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中使用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1幅摄影作品。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该幅摄影作品对被告的业务推广起到不小的作用。故被告的上述行为严重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
法院审理认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四款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作者”。《深圳名宅》图书标明编著、摄影为张某,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可以证明张某对该书的摄影作品拥有著作权。将被告公司微信公众号中出现的涉案被诉侵权图片与原告张某主张权利的图片进行比对,两者在图片内容、拍摄角度、构图元素和布局等方面均一致,视觉上基本无差别,可以认定为同一作品。被告山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授权或许可,使用原告享有著作权的图片,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依法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被告山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抗辩,因没有证据支持,法院不予采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本案中,由于原告张某被侵权所受到的经济损失以及被告山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均无证据予以证实,法院综合考虑被告山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侵权的主观过错程度、侵权情节、图片用途、权利图片的创作价值、知名度等因素,酌情认定赔偿数额为人民币1500元。
法官寄语:
摄影作品、美术作品、产品设计图等均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享有著作权。近年来,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使用他人摄影作品被诉侵权的案件高发,要避免著作权侵权官司找上门,一定要注意:一是在使用他人作品前要获得授权,购买摄影作品只需要数百元,一旦侵权,赔偿额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可谓因小失大;二是要加强自我创新,多使用自己拍摄的照片,从源头上杜绝侵权风险。
说出来你可别不信,这些真的都是照片!
来源 摄影世界
不知道大家拍照时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对着想要拍摄的场景按下快门,本来没抱太大期望,结果拍的照片却像极了绘画,令人惊喜。
如果这能遇到这样的好事,一定会久久铭记,难以忘怀吧!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照片精选自 BoredPanda 和 Reddit 有关“突然文艺复兴”(Accidental Renaissance)讨论帖,网友们都拍下了哪些画意瞬间?我们一起来看看!
狗子们围观主人玩平板(吃面包),感觉加上黄金螺旋也毫不违和,经典构图!
地铁上的读书人,好似伦勃朗的人像画作。
人群与骏马,明暗间的过度和戏剧的画面仿佛一幅油画。
是不是有点想要拍出这种戏剧有具有冲击感的照片?
虽然这些照片大多可遇不可求,但摄影君还是看出了一些简单的规律。
像画的照片,基本都具备这样几个特点:
1.画面场景绝不常见!具有足够视觉新鲜感的场景,更容易拍出具有画意的照片。
2. 画面中有人或动物,如果人物动作夸张、表情丰富会更容易营造出画意。
3. 拍摄时主动避免大面积过曝,尽量柔和的光线或暗调更容易拍出画意。
4. 相比于单一元素,拥有多个元素,且各元素的位置排列有序,更容易使画面具备画意。
当然啦,正如前文所说的,能拍到这样的照片更多是一种运气,如果你碰到了具备画意潜质的场景,千万不要错过,不妨思考后按下快门,结果可能就会令你惊喜!
在动手实操之前,让我们继续欣赏国外网友们的画意瞬间,有了足够案例,相信大家拍摄起来也会更有头绪一些。
— 前方多图预警 —
额外介绍一下这个爷爷,因为血型特殊,爷爷在数十年间献血超过一千次,拯救了 240 多万澳洲婴儿,被称为“真正的超级英雄”,令人感动。图为爷爷“退休”前最后一次献血。
五种需要使用“裁剪”这项杀手锏的情况
来源 学摄影
一张优秀的照片往往是由很多元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之中就包括了主体、光线、构图、对焦以及时间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另一个常常会被人们忽略的元素是我们如何在后期对照片进行裁剪,要知道合宜的画幅调整不仅不会破坏原本的构图,反而会为我们的画面表达增色不少,甚至起到扭转乾坤、变废为宝的作用。而当遇到下面的五种情况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尝试使用裁剪画面这种方法来重新让我们的照片焕发生机。
1、没有遵循三分构图法
三分构图法虽然并不是什么新潮的玩意,但长久以来它都被视为是一个很好的初级构图法则。这一构图法的核心要点就是当我们拍摄照片时,可以把取景器内的画面通过两条垂直线和两条水平线进行分割,然后再将需要表现的重点放置在4个交叉点中的一个即可。然而,如果我们在前期拍摄时并没能遵循这一法则,那么我们也能够通过后期对画面进行裁剪来让构图重回三分法。但是请记住,规则的存在就是为了被打破的,有时在一些情况下不采用三分构图法要比采用的效果来得更好,如此我们为何还要教条地裁切图片呢?因此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尝试来积累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裁剪这项武器为照片服务。
2、照片主体不够明确
人们常常在回看照片时才翻然悔悟,自己当初放了太多的元素在一张照片中,不过好在我们可以通过后期裁剪来移除画面中那些分散欣赏者注意力的各种干扰元素。那么如何判断哪些是不必要的呢?当我们回看照片时,记得要问一下自己:“我想让观看者从我的照片中得到什么信息呢?我到底想要通过照片表达什么?”想清楚后,我们就可以对照片的画幅进行调整了,以便更好地突出主体,将画面所要传达的信息清楚地表现出来。
3、画面内容不足
上面那条说的是“太多了”,而下面这条我们来谈谈“太少了”。虽然多数情况下裁剪照片是为了突出画面中的某一部分,不过有时反其道而行之,在画面中展现出更多内容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便图片能够得到更多的背景,从而将整个故事诠释完整。这种情形通常会发生在风景照上,或者是环境人像中,这种照片比较倾向于交代清楚主体的周边环境。然而,在追求“多”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构图最好依旧要遵循某个原则,并且还要能够清楚地传递信息。
4、太过走安全牌
摄影进入到数字时代的一大优势就是我们能够获得非常大的后期处理空间,所以不用害怕裁切你的照片,这并不是一次不可挽回的处理过程。通过调整画幅,你或许会发现一些从未尝试过的画面体验,例如全景画幅或是方形画幅。在特定场景中使用它们,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没有考虑到照片的使用途径
摄影作品经常会有多种不同用途,有的用于销售、有的需要打印输出、有的则会在社交网络进行分享。特别是如果你计划售卖你的摄影作品,那考虑作品将会被用在哪里更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比如说一张主体在画面中间部分的照片,就不适合刊登在一本对开内页设计的杂志上,因为杂志的中缝会正好落在画面的主体上;如果你的照片不是竖构图,那它则不适合用在杂志的封面上。此外,你也需要思考一下当自己的照片上传到网上并以缩略图的方式出现时,它的画幅或构图是否恰当。
综上所述,裁剪照片虽然听起来只是很简单的一步,但是它却也可以为你的摄影作品增光添彩。而好消息是,假设你并不满意调整后的画面,我们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恢复到原始画幅,而不会对原始画面有任何损伤。所以说让我们放手一试吧,裁剪画面并多多尝试不同的画幅,你或许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协办。
《摄影公社》是本会为全国各地首席代表和会员及摄影家服务的信息平台。
本刊每周三发布一期。欢迎大家来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9781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12条48号(100007)
【更多内容】
请登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官方网站www.icsc1839.org 或关注icsc1839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