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变革

2018-08-17 00:19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辑:wangxin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将“互联网+”作为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创新执法指导和管理机制,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的在线识别、实时监测、源头追溯中的作用,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提升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的效率、力度及精准度,科学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增强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

《方案》主要包括:建设基础数据库、侵权假冒线索智能检测系统等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侵权假冒线索检测启动与推送、智能检测与人工判断衔接、涉外侵权假冒信息分析处理等核心运行机制,推进有关地方与单位、重点领域与环节的试点工作等内容

《方案》在起草过程中,通过实地调研、专家座谈、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了有关地方局、互联网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及局内部门等各方意见,组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专家对技术路径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论证。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抓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建好线上线下联动、跨地区跨部门协作等机制,突出重点,强化保障,注重融合,加强协调,有效打击重点领域侵权假冒行为,积极促进扩大开放,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投资和营商环境。


版权声明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本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Images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ICS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