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图片类作品著作权案件爆发式增长的应对

2018-11-29 15:54 来源:人民网 编辑:junner

近年来,涉图片类作品(摄影作品、美术作品)著作权纠纷案件出现爆发式增长的状态且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给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

案件审理的情况

此类案件主要以简易程序审理为主,审理周期平均在60天左右。

从近三年的判赔额度看,2015年该类案件平均判赔额约为1000元/幅,2016年该类案件平均判赔额约为近2000元/幅,2017年该类案件平均判赔额已超过2000元/幅,2018年前三季度平均判赔额与2017年基本持平。与平均判赔额相比,绝大多数案件的判赔额在平均判赔额上下500元之间浮动,只有极少数案件的判赔额偏离平均判赔额数值较远。

案件呈现的特点

起诉主体及主张权利内容较为集中,原告胜诉率高。该类案件起诉主体的集中程度,要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案件。另外,原告在诉讼中主张的权利内容也较为集中,此类案件中,原告主张被诉侵权行为侵害的权项主要集中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署名权及修改权,其他权项相对较少。在法院作出判决的此类案件中,原告的胜诉率达96%以上。

被诉主体侵权行为表现方式基本一致,抗辩理由集中。被诉侵权主体的抗辩理由较为集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涉案图片无独创性、不构成作品,不应受著作权法保护;二是权属抗辩,主张涉案图片的作者另有他人或认为原告的证据不足;三是主张被诉侵权内容为时事新闻等构成合理使用;四是主张有合法来源;五是被诉侵权行为实施者另有他人,其无主观侵权故意;六是提出侵权公证书的公证效力、保全工具、网络环境的清洁性、时效抗辩等程序上的抗辩;七是抗辩其为信息存储空间,适用避风港原则,无过错,此类抗辩基本是第三方平台的主要抗辩理由。当然几乎所有被诉侵权主体都会提出原告主张的赔偿数额过高的抗辩意见。

判赔数额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判赔数额差异化逐渐明显。法院在考量判赔数额时有一个重要因素体现为:被诉侵权主体的使用行为是否与其主营业务相关或是否用于商业目的的宣传,对于涉案图片被直接用于广告宣传等商业活动的情况,法院判赔数额往往更高。

是否承担赔礼道歉的法律责任成为部分案件的核心焦点。在原告主张署名权或修改权的案件中,是否应当承担赔礼道歉的法律责任成为了诉讼双方重大的分歧之一,也是诉讼双方博弈的核心焦点之一。

“商业化”维权现象突出。“商业化”维权存在积极作用,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摄影师、漫画家个人维权成本太高、难有精力维权的困难,有效保障了这部分权利人的权利;另一方面亦推动图片付费使用成为社会的共识、常识。但对“商业化”维权的诟病也很突出。

应当重视的问题

加强案件审理中对作品权属的审查。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作用,维护和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案件审理过程中及判决文书中的释法析理。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适用赔礼道歉的责任承担方式。加强矛盾解决机制的建设和运用,充分利用好诉前调解机制和案件速裁机制。

(李莉莎 作者单位:海淀法院民五庭)


版权声明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本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Images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ICS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