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4 14:07 来源: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摄影公社 编辑: junner
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19年03月13日 周三 总第186期
摄影——在这里更加得到尊重
【本期内容】
⊙习近平谈到两项“培根铸魂”重要工作
⊙为新时代文艺事业作出应有历史贡献
⊙艺术品市场将迎来爆发性高潮
⊙拍户外人像5种闪光灯用法
今年首次下团组,习近平谈到这两项“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
来源 央视新闻
习近平: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视频地址:https://v.qq.com/x/page/t08444udh0z.html)
3月4日下午,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这是今年两会期间他的第一场下团组活动。要知道,文艺、社科,这两项工作了不得。总书记把它们比喻为“培根铸魂”。面对联组会上近200名全国政协委员,面对全国广大的艺术家、学问家,总书记的讲话释放了很多重要信息。
面对总书记,政协委员们说了些什么?
北京友谊宾馆,今年有五个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下榻于此,包括中共、文艺、社科、民族、宗教。
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这座为接待苏联专家而建的宾馆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身是国务院西郊招待所,1956年改为现名。(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委员前往会场的通道。(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等待入场的媒体记者。(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联组会即将开始,这是会场场景。(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下午3点,文艺界社科界联组会开始,8位委员先后发言。
田沁鑫委员告诉总书记,为了执导民族歌舞剧《扶贫路上》,她学习梳理了国家的精准脱贫政策,越是深入学习,就越是觉得震撼。
田沁鑫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导演。(央视记者李雪荣拍摄)
冯远征委员在发言时重点讲到了传承。他说北京人艺培训青年演员,第一课就请来了老艺术家蓝天野,老人家上台讲的不是技巧,而是话剧传统和人艺精神。
冯远征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队队长。他告诉《时政新闻眼》,他理解的“人艺精神”是“一棵菜”精神,台前幕后的每一个工种都像菜心、菜帮、菜叶一样紧紧包裹在一起,认认真真对待每一场演出。
艺术家、学问家怎么做?习近平提出“四个坚持”
委员发言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
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有多重要?习近平在讲话中连续用了两个“十分重要”: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读懂习近平3月4日这篇最新讲话,有必要回顾一下此前的两场座谈会,这也是委员们在发言中多次提到的。
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要讲了“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五方面的问题。
在2016年5月17日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的关键词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联组会会场
这一次,总书记强调了“四个坚持”。在《时政新闻眼》看来,这是对前两次讲话的传承和发展。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古人就讲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置身新时代,更要与时俱进。总书记在当天的讲话中提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文艺工作者为谁创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谁立言?总书记说这是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他提出,文化文艺工作者要“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联组会会场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什么是精品?总书记曾经做过定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在3月4日的讲话中他提出,文艺创作要“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犹记去年在重庆代表团,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并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层面做了阐述。作为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艺术家、学问家,总书记提出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当天,总书记还给艺术家、学问家布置了一篇“作业”。他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如何把这部“奋斗史诗”反映好、解读好,这是总书记出给艺术家、学问家的一个大命题。
李前光委员:为新时代文艺事业作出应有历史贡献
来源 中国文艺网
(视频地址:https://v.qq.com/x/page/n0845cu46qh.html)
两会后国家再出资1000亿扶持:艺术品市场将迎来爆发性高潮!
来源 人民收藏网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两会”具体有哪些政策呢?
“十三五”时期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具体政策如下:
财政支持一: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608.62亿元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安排资金351.57亿元,用于深入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2、安排资金230.06亿元,用于支持和引导地方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地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改善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件等;
3、安排资金103.14亿元,用于加快推进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4、安排资金123.85亿元,用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财政支持二:财政部2018年下达2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944个。
1、出资65.6亿元,完善参股基金等股权出资模式,创新通过重点省级文投集团开展债权投资路径,放大财政杠杆和乘数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出资178.6亿投入聚焦媒体融合、文化创意、影视产业、实体书店等八个方面,着力提高财政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贡献度。
税收支持: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国家对出版业给予了降低增值税税率、出版物增值税先征后退、县以下新华书店免征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动漫、电影企业也享受到了国家减免增值税、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在金融支持方面,宣传、财政、人民银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证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鼓励支持文化企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等多种渠道融资。
看点:书画艺术品投资收益几乎跑赢了所有的投资品种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很多投资人开始将资金转入文化行业,在资本家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快速向前发展。比如当下最为火热的艺术品市场,就不断有大量资本家进入,给市场增添了活力,不少资本家认为艺术品的投资回报率大于股市、楼市。
曾经看过一份报告,在过去的5-10年中,艺术品的表现都超过了金融资产、股票和房地产。全球股市回报率为6.5%,而艺术品的年平均回报率达到了16.6%。全球股市从1920年到现在,年平均回报率为13.4%,房地产平均回报率为6.5%,而艺术品的年平均回报率达到14.4%,艺术品投资收益几乎跑赢了所有的投资品种!
看点:当下艺术品投资,真正永恒的财富
2010年后,中国艺术在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苏富比、嘉士德等国际大拍卖巨头纷纷热捧,不断拍出天价。艺术品投资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对于投资人来讲,一定要谨记以下4点:
第一、分散投资绝对重要。投资者不应只着眼入手单一艺术家的作品,尝试接触不同的艺术家作品可建立一个平衡投资组合。
第二、选择有综合文化实力,社会活动能力强,流动性高的艺术家作品作为投资对象。
第三、选择艺术品时不仅要和个人爱好相结合,也要依赖一些行业一线专家的指导。
第四、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艺术家进行前瞻性艺术品,投资未来价值。
所以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当下中国正是发掘艺术财富的好时机,今天的艺术品必定会随着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而增值。真正永恒的财富,是时间赋予的财富,是人的精神财富,而也有这种财富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富人。
拍户外人像时,牢记这 5 种闪光灯用法
来源 摄影世界
拍摄户外人像的确是件令人愉悦的事,但户外的光线条件千变万化,要想拍好并不容易,需要掌握一定技巧,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布光。
有些爱好者会觉得布光很难,其实并没有那么费劲。这里,就结合实例,讲讲业余条件下用离机闪光灯拍摄人像的一些基本技巧。
我们选择的拍摄地点是一个公园,当天是多云天气,柔和的光线也非常适合拍摄人像;器材方面,除了相机和镜头以外,还需要准备白色反光伞、灯架、闪光灯和引闪器。
1.阴影补光
在白天拍摄人像时,由于光线杂乱遮蔽物多,经常会遇到下图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模特站在树底下,阴影造成了模特的“花脸”,或人脸被映成了绿色;此外,暗背景和模特的黑色头发融为了一体:
我们在模特左前方 45°位置放置一个灯架,用一只带有白色反光伞的闪光灯作为主光,高度稍高于模特;助手在模特后面头部高度手举一只带有柔光罩的闪光灯做轮廓光,用引闪器进行离机引闪。使用手动曝光、1/8 闪光灯功率。
拍摄效果见下图,可以看出模特脸部光线更均匀,头发也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但立体感稍有下降。
2. 逆光补光
很多摄影师都喜欢逆光拍摄人像,金色光芒让画面看起来梦幻又有层次感。但强烈的逆光会造成模特脸部暗淡无光甚至死黑一片。
逆光下的拍摄效果(无补光)
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对模特脸部的阴影进行适当补光。
用一只灯从模特侧前方进行了补光,功率 1/8。由于逆光已经勾勒出了头发轮廓,不需要轮廓光。效果如下:
在侧逆光下拍摄,面临的也是一样的问题。未补光时,模特的脸部光线明暗不均:
远距离的反射光能够让画面细节更为丰富,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后,模特脸部阴影被消除,也更有神采。
闪光灯的输出功率经过反复试验确定为 1/8。从右侧 1.5 米左右通过反光伞反射光对模特脸部进行补光后的效果如下:
在使用较高的输出功率时,最好使用 M 挡曝光模式,搭配相机参数一起调节,否则会造成模特脸部过曝、后景被压暗的情况;同时,闪光指数太高也会让模特主体产生阴影,画面效果不自然。
3. 顺光或阴天补光
在顺光或阴天下,也可以用闪光灯补光。可以达到美白肤色、制造眼神光、增加神采的效果。
以下图为例,当模特处在顺光位置时,脸部没有明显的阴影,但是肤色有点偏黄,虽然曝光准确,但缺乏立体感,眼睛也比较无神:
而用闪光灯以 1/64 的输出功率从前侧补光后,图11中模特肤色明显改善,肤色更白,眼神光也显得更有神采。
4. 压暗背景
闪光灯的作用不仅限于补光,还可以把白天拍出傍晚,甚至是夜晚的效果。
用一只带反光伞的闪光灯,从模特右前方1米处使用1/2的功率闪光,用 1/3000 秒的快门速度拍摄。大功率闪光使靠近闪光灯的模特和前景被打亮,而背景由于严重曝光不足被压暗,成为黄昏甚至夜晚的效果。
要想拍摄好一张“压光”照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相机的设定,光圈控制主体的曝光,而快门就用来控制背景的亮度。
此时,较高的快门速度直接导致画面曝光不足,这时候就需要闪光灯进行补光。闪光灯功率开到了1/2,同时开启闪光灯高速同步功能。
5.夜景闪光人像
夜晚外景是闪光灯存在感最强的场景,闪光灯是主要光源。
在夜晚进行人像拍摄时,最好找一些灯光充当背景。在大光圈虚化下,这些灯光就会形成点点光斑,使背景生动。
在布光方面,如果拍摄脸部特写,只需要一盏闪光灯即可,从模特前方打光,输出功率调到 1/8 即可。
户外拍摄中用好闪光灯,能让我们的照片增色不少。只要多加尝试,便可熟能生巧。
【版权声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保持图文完整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3.转载文章标题加上“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字样
4.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协办。
《摄影公社》是本会为全国各地首席代表和会员及摄影家服务的信息平台。
本刊每周三发布一期。欢迎大家来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9781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12条48号(100007)
【更多内容】
请登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官方网站www.icsc1839.org 或关注icsc1839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