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 16:21 来源: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摄影公社 编辑: junner
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19年10月23日 周三 总第216期
摄影——在这里更加得到尊重
【本期内容】
⊙知识付费难有“回头客”
⊙中国推动知识产权需求整体增长
⊙150 年历史照片81250 美元被拍卖
⊙奥林巴斯推出 2 款无反相机
知识付费难有“回头客” 提升吸引力得靠物有所值
来源 科技日报
知识付费,人们对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很多人热衷于在平台上选择喜欢的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学习知识。但关于知识付费的争议却从未停歇,特别是在近三年来知识付费的“最火”时期。
知识付费因何而起又为何饱受质疑?这种消费形式的存在到底合理与否?
环境+需求+载体 知识付费应运而生
知识付费的兴起和发展,有三方面主要因素。“其一便是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获取知识正是充实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FT中文网撰稿人王鹏鲲说,“其二便是新媒体带来的新的消费形式以及当下用户消费习惯的转变。”
知识更新换代加快与竞争加剧导致的“知识焦虑”也是催生知识付费的重要因素。
此外,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多样性、简易性,也为知识付费行业的兴起提供了基础条件。
“随着国家政策、资本力量对版权保护力度的加大,盗版内容的获取成本、消费成本增加,为消费者付费意识、付费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客观条件。”据王鹏鲲介绍,据“艾媒”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规模为0.98亿人,同比增长93.8%。
细分来看,目前视频付费已成为常态,截至2018年底,国内视频有效付费用户规模已突破8000万人,同比增长249%;音乐付费习惯渐成,2017年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达4.72亿人,有付费意愿的用户占比将近70%。
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用户差评形成桎梏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伴随着知识付费的迅速崛起,通过2016年和2017年两年的迅速发展,知识付费仍然是业内很多人推崇的很有前景的行业和模式。
虽然知识付费满足了很多人的刚性需求,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很多人的压力和焦虑感,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觉得,他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有些课程对他们增长知识的意义却不是很大。
对此,王鹏鲲解释道:“当我们查看一些知识付费的课程后,就会发现,这些课程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音频、视频、图文,好的知识付费产品和差的知识付费产品区别就在于他们所做的内容的质量。在这种互联网红利之下,由于很多知识付费的门槛并不很高,这就导致在同一时间,很多鱼龙混杂的知识产品一下子都涌入到了众多的平台。而作为用户来说,人们也是无法一下子分辨到底哪些产品是好产品,哪些产品的质量并不是很好。所以很多人在付费学习以后,对一些知识付费产品的用户体验自然感觉不是很好。”
少一些功利多一些打磨 市场前景或将广阔
“对当前这个时代来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以此来提升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知识付费市场前景理应很广阔。”王鹏鲲说,“但是对于知识付费来说,它所面临的挑战也很大。毕竟很多人花钱来学习,一方面是为了学习他们自己欠缺的某些知识,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他们花钱买的知识付费产品是一些‘真’的东西,是一些对他们来说有帮助的东西。”
对于知识付费的生产者来说,这就对其内容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能够生产知识的团队已经越来越多了,同时其所生产出的内容也是良莠不齐,所以不管是平台方还是内容生产者,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加快优胜劣汰进度,让真正优质的好内容,能够在当前市场上得到更多的机会。
作为平台方,在对接一些知识付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时,要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清楚地了解这项收费内容的意义与价值,以及他们通过这些知识付费产品到底能学到什么东西。只有如此,用户面对知识付费产品时才会多些安心、少些质疑。
中国推动知识产权需求整体增长
来源 新华社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6日发布的年度报告《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显示,2018年全球专利、商标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再创新高,其中中国专利和商标申请数量最多,推动了知识产权需求的整体增长。
这份报告说,2018年全球创新者共提交了约330万件专利申请,连续第九年实现增长,涨幅为5.2%;全球商标申请活动达到约1430万类,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申请总量约130万件。亚洲的专利、商标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亚洲已经成为全球创新枢纽,亚洲国家在居全球经济中心地位的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其他知识产权的申请量上继续超越其他地区,仅中国就占了世界专利申请量的近一半,印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约154万件,占全球总量的46.4%,数量相当于排名第二至第十一位的主管部门受理的申请量之和。排在中国之后的分别是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专利主管部门,上述主管部门受理的申请数量共占世界总量的85.3%。
美国仍是向境外提交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这表明其向新市场扩张的意愿强烈。排在美国之后分别是日本、德国、韩国和中国。
商标方面,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申请活动数量最多,涵盖大约740万类,其次是美国、日本、欧盟和伊朗。排名前20的相关主管部门中,2017年至2018年受理商标申请数量增长最快的分别在印尼、中国、印度、韩国和英国。
此外,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年还受理了5760件植物品种申请,较2017年增长了29%,占2018年全球提交的植物品种申请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有150年历史的亚马孙照片以81250美元的价格被拍卖
来源 摄影世界
德国摄影师阿尔伯特·弗里施(Albert Frisch)150 年前拍摄的一组亚马孙历史照片在苏富比拍卖行以 81250 美元成交。这些图片让我们得以一窥巴西亚马孙河上游的生活。
这组照片作为拍卖会上“经典照片”的一部分被拍卖,并引起了国际新闻报道。阿尔伯特·弗里施的照片总共有 98 张,是在 1867 年到 1868 年“巴西亚马孙河上游最早成功的摄影远征”期间拍摄的,1869 年首次发表。
据苏富比拍卖行介绍:“这组珍贵的照片现在保存在维也纳世界博物馆(Weltmuseum)的档案室里,人们认为它是唯一完整的一套照片。这组照片是出版商格奥尔格·莱辛格(Georg Leuzinger)在1869年发行的双色凸版印刷,被认为是仅有的此类私人收藏。此外,该收藏还包含两张维也纳专辑中未出现的照片(99 和 100版)。”
最终,这组照片以 81250 美元的价格卖给巴西的莫雷拉萨莱斯研究所(Instituto Moreira Salles)。
奥林巴斯推出 2 款无反相机
来源 摄影世界
奥林巴斯 OM-D E-M5Ⅲ 相机
刚刚度过 100 周年生日的奥林巴斯近日推出 2 款 M4/3 系统无反相机,包括高级机型 OM-D E-M5Ⅲ 和普及机型 PEN E-PL10。
E-M5Ⅲ 有黑、银 2 种颜色,比起 4 年半以前的 E-M5Ⅱ 性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称得上缩小版的 E-M1X。它采用了镁铝合金机身,有防尘、防潮密封措施。
有效像素从 1600 万提高到 2000 万,机身 5 轴光学防抖系统效果更好,可以达到最高等效提高 5.5 级快门速度的效果,并可以与镜头防抖协同使用,达到最高等效提高 6.5 级快门速度的效果。
其对焦系统从 81 点升级为与 E-M1X 相同的 121 点,最低感光度从 ISO 100 降低到 ISO 64,最高连拍速度从每秒10张提高到每秒30张。
视频拍摄从只能拍摄 1080P 提升至拍摄 4K。机身体积略有增大,重量从 469 克降低到 414 克(包括电池、存储卡)。它唯一不如 E-M5Ⅱ 的地方是取景器放大倍率从等效全画幅 0.74 倍降低到 0.68 倍。
奥林巴斯 E-PL10 相机
同时,奥林巴斯也推出了只面向日本和中国市场的普及型无反相机 E-PL10。这台相机的绝大部分性能与前一代 E-PL9 相同,仍然采用 1610 万有效像素 CMOS 感光元件、 3 轴机身传感器移动光学防抖系统(最高可以达到等效增加 3.5 挡快门速度效果)、3英寸 104 万像素触摸式液晶屏,可向下翻转 180 度、最高连拍速度 8.6 张/秒,可拍摄 4K 视频。它增加了精细调节艺术滤镜效果,支持蓝牙 4.0 无线连接。
E-PL10 以套装形式出售,有 2 种套装。基本套装配备 M.Zuiko 14-42mm F3.5-5.6 EZ 电动变焦镜头,双镜头套装则增加了 M.Zuiko 40-150mm F4-5.6 R 望远变焦镜头。
【版权声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 保持图文完整
2. 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3. 转载文章标题加上“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字样
4. 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协办。
《摄影公社》是本会为全国各地首席代表和会员及摄影家服务的信息平台。
本刊每周三发布一期。欢迎大家来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9781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12条48号(100007)
【更多内容】
请登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官方网站www.icsc1839.org 或关注icsc1839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