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 16:37 来源: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摄影公社 编辑: junner
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19年10月30日 周三 总第217期
摄影——在这里更加得到尊重
【本期内容】
⊙工具书APP该不该收费?
⊙权属、举证、质证、赔偿“权威攻略”来了
⊙摄影中的构图,到底有啥用?
⊙富士胶片正式发布 X-Pro3
工具书APP该不该收费?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正式推出手机软件(APP),该APP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词语,如需查找更多并使用其主要功能,则需要付费98元,贵过同款纸质书。这个消息很快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认为,一本厚重的工具书变成手机应用,实用又方便。但也有人提出,收费不太合理。
收费的APP词典并不止一个,比如《新华字典》APP的费用是40元,《现代汉语大辞典》APP需60元,《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APP需118元。
《现代汉语词典》上APP,是件好事。因为查询字词再也不用翻阅厚厚的工具书,轻点手机就可以查到。纠结点在于:工具书APP该不该收费?能不能收费?
反对者表示,《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工具书,收费会降低使用率,对促进正确使用现代汉语不利,而且使用者多是学生,消费能力有限,工具书理应承担社会责任,用免费体现情怀,反之则容易妨碍文化传播。
对于这种观点,笔者是不赞同的。《现代汉语词典》是工具书不假,但是谁说工具书就只能出免费的APP?就只能提供免费的服务?我们在书店里购买纸质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不需要花钱吗?为何电子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收费就不能接受?
无论是纸质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还是电子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都有着相同的属性,那就是它们都是文化产品,拥有自身的经济价值。我们能够在网络上花钱阅读电子小说,就不能花钱阅读《现代汉语词典》?
知识的价值是需要得到认可和尊重的,对知识的尊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其经济价值”。《现代汉语词典》在APP上赚钱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一方面,工具书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跟上了网络阅读的步伐,真正受益、得到方便的是读者;另一方面,知识的价值“在经济上体现出来”是大势所趋,未来“免费的网络阅读”会越来越少,这也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升级。有用户表示:“现在是知识付费时代。相较视频网站的会员费用,这样的价格算是高性价比了。”
出版方倒是可以考虑灵活收费,用户除一次性购买外,也可以月租、季租,或者用看广告的形式支付使用费用。
不管怎么说,《现代汉语词典》上APP是好事,在网络上享用免费文化午餐的习惯也该改改了。
天下苦“图片维权”久矣?权属、举证、质证、赔偿“权威攻略”来了
来源 知产库
天下苦“图片维权”久矣?
被诉图片侵权不知所措?
看过来!广东高院《涉图片类著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对于案件中的权属、举证、质证、赔偿等热点难点问题一网打尽!
例:关于水印或版权声明:
“实践中一般不能仅凭当事人自行标注的可修改的水印和版权声明来认定权属”;
例:图片库经营者的权属举证:
“对于以经营图片为业的著作权人,基于该类公司往往系通过委托、购买、许可等正常交易方式获得相应著作权利,其有能力提交相同、交易凭证,作者转让声明等证据......此类图片库经营者更应规范审核并留存相关权利来源的证据,故对此类公司的著作权权属举证一般宜作更高要求”。
附《涉图片类著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摄影中的构图,到底有啥用?
来源 实用摄影技巧
摄影中的构图,到底有哪些作用?
这个问题看似非常简单,但谁能具体的说出构图的作用?人们常说构图是照片的骨架,但骨架的作用到底在哪里?
骨架支撑起人,而构图能支撑起画面。那么,构图是怎么支撑起画面的?它们为什么能支撑起画面,是怎么支撑起画面的呢?
这是什么构图,有何作用?为何会有作用?
再往下深入,你会发现,“构图有啥用”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非常复杂与深奥的。我先从构图最基本的作用开始说起吧。
1.引导视线
构图的最基本作用,是主动地引导观众视线。
什么叫“主动引导观众视线”?光用文字说明可能很难解释清楚,我们来举例说明吧。
先请大家看看这张照片:
你看见这幅照片的第一视觉落脚点在哪里?
我想,绝大部多数观众的第一视觉落脚点,都在画面纵深处,远方穿破云层的霞光那里。
稍微改动一下,大家的第一视觉落脚点就会完全不同!不信?那就请大家再看这幅图。
大家的第一视觉落脚点应该在画面下部的海螺,之后才顺着画面纵深看到远处的霞光。
实际上,你在欣赏这张照片的时候,你分了两个步骤,也就是说,画面拥有两个层次。
而摄影师可以通过他的构图,来影响观众的观测顺序和观测层次,这就是“构图能主动引导观者视线”。
再举个例子:
大家的第一视觉落脚点,是在哪儿呢?
我想,大多数人的视线应该都是停留在花海与天空的交界处。往画面纵深看,是人看图时的固有习惯。
如果改动一下,在花海中加上一条小径呢?
这时候大家的第一视觉落脚点应该是在花海中的小径,然后顺着小径延伸到天边。
通过上述例子,大家可以感受到构图就是摄影师的武器,通过构图可以告诉观者:你应该这样看。
无论是前景构图,延伸线构图,透视构图或者渐变构图,实际上都是在起着这样一个作用:主动引导观众视线。
2.分清画面主次
有时候,仅仅告诉观众“该怎么看”还不够,我们还要告诉他们:注意了,我的这幅作品的主角是这个!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大家随便浏览一下这张图片,然后回想一下画面留在你脑海内的东西:
闭上眼睛几秒钟,不要看图,回忆一下你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
我想,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那盆左下角的花草,然后是大环境(准确的说是画面后方的那把伞)。
稍微改动一下,再看看:
留在大家脑海内的东西应该只有两样:一盆花草,和另一盆花草。
你是愿意人们记住整个大环境呢,还是只记住这两盘花草呢?这完全由摄影者决定,也就是说,你能通过构图去决定你的主次内容,让观者记住哪些信息,然后过滤掉哪些信息。
3.表达不同情绪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构图,能表达出大不相同的画面情绪。
还是举例说明吧,请看下图:
这个画面表现的是安静、祥和的美好氛围。
再看这一幅:
大家感受到的应该是不稳定、不安定感。
画面内容几乎没有变化,但下图采用了倾斜构图,加剧画面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人的心理,这就是构图的第三个作用:传达情绪。
你要告诉观者:我这幅图片想传达的是喜悦,是悲伤,还是落寞。画面内容是情感的一部分,而构图亦是如此。
再举一个例子,看看这幅图:
这幅图就是纯风景,表达的是自然的美,没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倾向。
而如果在画面中加进一个小小的人呢?
虽然只是加进了一个小小的人,却能迅速吸引观众的视觉焦点,而且还营造出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意境。
你到底是想要记录自然之美,还是表达寂寥的感觉?构图可以帮你。
总结
当你在构图的时候,你要思考的是:我是要引导观者去看图,还是想要告诉观者这幅图的主角,或者是想通过构图向观者传达情绪。
当你选中其中一个或数个效果的时候,你再去想具体的构图方法。比如说,通过引导线构图来移动观者视线,通过三分法来平衡主次角色,或通过倾斜构图来表达强烈情绪等等。
用三分法构图能有效平衡画面的主体和陪体
总而言之,构图实在是博大精深,但当你知道你想要的效果是什么的时候,比掌握一万条具体的构图法则都来得重要与容易。
最后还要说一句,有人看了我的回答,马上接着问,“哪种构图最好呢?”这种问题其实毫无意义。
构图的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当构图应用于具体的景象时,才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效果,关键看这种效果是否满足我们的拍摄需求。一句话,没有最好的构图,只有最合适的构图。
(本文整理自知乎 ID:叶明)
高颜值旁轴无反,富士胶片正式发布 X-Pro3
来源 摄影世界
10 月 23 日,富士胶片正式发布了无反数码相机的最新旗舰机型 X-Pro3。X 系列的第一款无反旁轴相机 X-Pro1 于 2012 年 2 月发布,其后续机型 X-Pro2 于 2016 年 3 月发布,而此次发布的 X-Pro3 无论在机身材料还是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改进。
该相机采用了 2610 万像素的“X-TransTM CMOS 4”传感器和“X-Processor 4” 图像处理引擎,对焦点和连拍速度与 X-T3 基本一致,在低达 -6EV 的暗光环境中依然能够完成自动对焦。
在机身构造方面,X-Pro3 机身的外部由钛制成,机身内部框架由镁合金制成,机身密封达到 70 处,具备抗腐蚀性、防尘防滴溅性能。机身颜色除了经典的黑色外,X-Pro3 新加入了钛金灰和钛金色两款机身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X-Pro3 采用了双面屏设计。机背小屏可显示正在采用的胶片模拟模式或拍摄参数信息,复古感十足,而隐藏式屏幕采用 162 万像素的可翻折约 180 度的触摸屏。
此外,X-Pro3 在胶片模拟功能中新增了“CLASSIC Neg”模式,它模拟了传统上用于日常街拍的彩色负片效果。
据悉,X-Pro3 经典黑版本国内售价 12,790 元人民币,11 月中旬上市销售;钛金灰及钛金色版本售价 13,990 元人民币,12 月中旬上市销售。
【版权声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 保持图文完整
2. 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3. 转载文章标题加上“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字样
4. 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协办。
《摄影公社》是本会为全国各地首席代表和会员及摄影家服务的信息平台。
本刊每周三发布一期。欢迎大家来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9781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12条48号(100007)
【更多内容】
请登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官方网站www.icsc1839.org 或关注icsc1839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