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0年11月04日 总第267期
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0年11月04日 周三 总第267期 摄影——在这里更加得到尊重 【本期内容】 ⊙刷脸时代人脸信息安全吗? ⊙腾讯云上线“正版图库直通车” ⊙新媒体平台积极拓展版权保护新方式 ⊙寇德卡镜头中,世界最孤独的动物 2元钱能买上千张人脸照片 刷脸时代人脸信息安全吗?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发布的《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显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访者都使用过人脸识别,具体用途当中“刷脸支付”最为普及。不过有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还有三成受访者表示,已经因为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到隐私或财产损失。 “刷脸”时代,我们的人脸信息安全吗? 专家表示,相比于解锁手机,“刷脸”支付、“刷脸”进小区等应用,采集的人脸特征点更多,安全性自然也更高。 目前已经研发出了专门针对生物特征的活体检测技术,可有效识别扫描对象的生命体征,大大降低了识别系统把照片或面具当人脸的风险。 在专家看来,当下人脸识别技术的风险点,更多集中在存储环节。那么我们的人脸信息被采集之后,究竟保存在了什么地方呢? 专家介绍,由于人脸识别应用五花八门,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大量的人脸数据都被存储在各应用运营方或是技术提供方的中心化数据库中。数据是否脱敏、安全是否到位、哪些用于算法训练、哪些会被合作方分享,外界一概不得而知。而且,一旦服务器被入侵,高度敏感的人脸数据就会面临泄露风险。 为了封堵这个漏洞,专家提出了分层授权、分布式存储的数据脱敏和加密方式。 专家进一步指出,人脸数据存储应该建立更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技术开发方、App运营方不能成为各自为战的数据孤岛,只求技术更迭,忽视隐私风险,而是应该在更趋严格的监管,以及法律和行业规范下采集、使用、存储数据。 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使用人脸识别,那这些人脸信息又被用来做什么了呢?部分技术开发商或App运营商的确存在信息泄露的问题,造成有人脸信息被滥用,甚至形成了黑色产业链。 记者调查发现,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2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而5000多张人脸照片标价还不到10元。当记者询问客服,这些图片是否涉及版权时,客服矢口否认,但却提供不了任何可以证明照片版权的材料。可以想象,这些包含个人信息的人脸照片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那么照片主人除了有可能遭遇精准诈骗,蒙受财产损失之外,甚至还有可能因自己的人脸信息被用于洗钱、涉黑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卷入刑事诉讼。对此倒卖人脸信息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 专家表示,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不断优化算法,更需要海量的人脸数据用于训练和测试。而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人脸数据,都被技术提供方用来进行系统锤炼了。且用于锤炼系统的人脸数据都是已经被脱敏处理过的大数据,不再带有个人信息,直接或间接都无法识别对应到自然人的身上。 除了技术的不断提升,破除人脸识别领域的风险,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更加必不可少。 针对人脸信息被滥用、盗用、随意采集的现象,法律专家朱巍指出,《网络安全法》明确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我国《民法典》规定,收集、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征得该自然人或其监护人同意。且被采用者同意后还有权撤回。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草案提出,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个人身份特征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我国,截至今年10月14日,人脸识别相关企业已经突破1万家,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如今人脸识别已在金融、教育、交通、政务、医疗等领域得到了深化应用,相信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行业规范、法律法规的健全,人脸识别会不仅更便捷,而且更安全。 腾讯云上线“正版图库直通车” 来源 人民网 10月28日,腾讯云发起面向内容产业创作者和开发者的 “松竹行动”,通过正版图库直通车、正版曲库直通车等产品降低正版素材使用门槛;整合腾讯云至信链能力,解决原创内容保护难题。“松竹行动”也推出系列扶持计划,开放资源,让创作者更专注、高效地进行内容创作。 当天,腾讯云正式发布了“正版图库直通车”。通过该产品,用户在一个平台上即可搜索、购买多家图库的图片资源,无需跨平台搜索。预期到11月底,平台上将会有1.2亿张正版图片资源。所有图片均提供专属电子授权文档,用户可以在广告营销创意、自媒体配图、线下印刷等多类场景使用。 正版图库直通车支持单张付费、包年包月会员等多种购买方式。单张图片使用成本仅相当于传统版权图片均价的1/15;包月、包年会员费为69元和699元,用户可不限量下载使用会员库图片。 腾讯云泛互联网行业文创产品总监王奕介绍,正版图库直通车整合了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CDC)素材资源,联合易维视、全景视觉等供应商提供图片, “产品上线初期,我们也推出了针对自媒体内容创作者和小程序开发者的扶持计划,扶植期内,用户可以0元或低价体验包年包月会员。” 去年11月,腾讯云推出了 “正版曲库直通车”。背靠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等内外部合作伙伴的版权音乐曲库资源,为视频、直播、游戏、电商、H5等内容创作者与平台方提供海量合规的音乐素材服务和在线授权解决方案。 开发者可通过API接入正版曲库直通车,使用过程中按量付费,解决了版权音乐价格不透明、授权权益与场景需求不匹配、初创企业客户无服务可用等难题。截至目前,其累计调用歌曲次数超过2亿次,服务了泛娱乐、视频、电商、游戏、教育、健康等垂直行业客户。 内容创作完成后,如何保护原创也是一大挑战。自媒体著作权保护中,一直存在作品确权难、侵权事实认定难度大、维权成本高、维权周期长等问题。 腾讯云借助区块链技术,打造了 “至信链数字版权保护解决方案”,内容平台接入这一方案即可为创作者提供保障。在确权环节,作者在平台上发表内容时即可实现上链存证,在区块链上固化作者对文章的权利关系。上链存证后作者可获取到至信链出具的电子存证证明书,权属证据也将实时同步到至信链上的多家公信力机构节点,如司法鉴定中心、公证处、版权协会等机构。 目前,至信链已为超过5000万篇原创作品进行存证保护及维权。基于至信链方案的诉讼也已经有判例。今年6月,腾讯企鹅号平台自媒体“蜀山笔侠”诉讼深圳市捷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案,法院根据区块链上的权属证据和侵权证据判决原告胜诉。 “我们希望通过松竹行动的系列产品,满足创作者的需求、保护好他们的权益,借助技术的力量推进中国原创数字内容的正版化进程,让广大创作者从被动、无意识的不合规内容使用者转变为内容合规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受益者,逐步构建良性的内容创意版权保护生态闭环。”王奕称。 新媒体平台正积极拓展版权保护新方式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新媒体具有更新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原创性更突出等特点。原创作者自身的维权能力有限,导致其在面临形式多样、主体隐匿、内容分散的侵权行为时,存在侵权线索定位难、维权周期长、维权成本高等困境。盗版、抄袭等行为不仅严重伤害了原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也不利于新媒体平台的健康发展。 作为新媒体平台,字节跳动将原创版权保护作为发展重点,旗下产品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创作者扶持计划,鼓励原创作者创造高品质的原创内容;建立了版权监测维权体系,对侵权盗版内容进行快速维权,为原创作者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便捷高效的维权支持。 例如,今日头条与新闻媒体达成创新合作模式,在为今日头条带来海量优质内容的同时,也为新闻媒体提供了全新的分发渠道;图虫平台为原创作者提供了智能电子签约服务和免费的原创作品区块链存证版权保护服务;抖音推出了“原创者联盟计划”,该计划为原创作者提供免费的全网侵权监测、专属维权平台、免费维权追诉等服务。目前加入该计划的原创作者有2万多名,该计划帮助原创作者发现的侵权线索已经达40多万条,下线其他平台侵权内容超过14万条。 此外,字节跳动还积极进行创新尝试,在短视频的作品属性认定、打击批量盗版短视频作品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未来,我们希望以原创保护为基石,进一步推进版权合法使用,以技术进步为载体,进一步提高作品的保护水平。在版权保护方面,需要更多新媒体平台形成行业合力,共同提升行业版权保护水平,共同推进版权保护制度建设。(邰江丽) 寇德卡镜头中,世界最孤独的动物 来源 摄影函授学院 法国,1987年 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1938年出生于捷克,1970年由于避难离开故乡后,变成一个没有国籍的人。他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欧洲各国飘泊流浪。 他经常把镜头对准动物:觅食的马、漫步的猫、掉队的乌鸦、流浪的狗……独居生活让他常与动物相伴,似乎他从动物身上看到了自己。他镜头下的动物,成了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 苏格兰,1977年 西班牙,1976年 西班牙,1974年 意大利,坎帕尼亚,卡普里,1982年 爱尔兰,1978年 葡萄牙,1979年 土耳其,1984年 爱尔兰,1972年 联邦德国,1985年 爱尔兰,1971年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塞维利亚,1978年 希腊,1981年 瑞士,1985年 西班牙,1975年 大不列颠,英国,1972年 【版权声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保持图文完整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3.转载文章标题加上“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字样 4.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协办。 《摄影公社》是本会为全国各地首席代表和会员及摄影家服务的信息平台。 本刊每周三发布一期。欢迎大家来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9781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12条48号(100007) 【更多内容】 请登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官方网站www.icsc1839.org.cn 或关注icsc1839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