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1年11月24日 总第318期

2021-11-25 10:39 来源: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摄影公社 编辑:wangxin

 

摄影公社2021年8月25日 总第306期.jpg

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1年11月24日  周三 总第318期

摄影——在这里更加得到尊重

【本期内容】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更高起点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用特殊滤镜,玩别样摄影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京举行 黄坤明作首场报告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中央宣传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共北京市委19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首场报告会。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作报告。

黄坤明在报告中介绍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重大成就,阐明了召开全会、作出决议的重大意义,阐释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重点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阐述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对坚定历史自信、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谈了认识体会。他指出,要深入领会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论断,特别是“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报告运用丰富史实、生动案例、翔实数据进行讲解,帮助听众深入理解全会精神。大家表示,要按照党中央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创造新业绩。

报告会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梁言顺主持。在京党政军机关干部、中央企业和高校负责人、理论工作者和各界群众代表约800人参加。




在更高起点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来源 人民日报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接着市场,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与桥梁

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是创新发展的基本内涵,知识产权的高水平保护是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知识产权的高效益运用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到3200亿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不久前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等内容,勾画了未来5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具体施工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接着市场,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与桥梁。科技创新催生的知识产权有效供给,传导至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市场对知识产权的有效需求,则可以促进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牵引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升知识产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排名已经由2013年的第三十五位升至2021年的第十二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成为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奋力开创“十四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在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等关键点上接续发力。对此,《规划》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支撑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构建便民利民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等五个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凸显了知识产权对于系统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是创新发展的基本内涵。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对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提出了迫切要求。《规划》提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发展指标,体现出非常明确的价值导向,对于在关键领域形成更多核心专利,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更好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

知识产权的高水平保护是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只有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才能保障创新主体的利益。《规划》明确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提高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等任务,有利于补齐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程度不高、侵权易发多发等“短板”,持续推动创新市场的规范透明,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知识产权的高效益运用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知识产权来说,创造是源头,运用才是目的。《规划》在推进国有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方面作出一系列部署,提出要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有助于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以贯彻落实《规划》为抓手,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就一定能不断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互联网信息时代,科技创新正从各领域、多维度改善我们的生活,这与中国近年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分不开。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接下来的知识产权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其中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知识产权保护好了,科技创新的动力会更足。

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已由2012年的63.69分提高到2020年的80.05分,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激发了互联网创新活力。近年来,科技创新的意愿和能力越来越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与此同时,也产生一些新问题,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例如,网剧、短视频等发展壮大,广受喜爱,但网络空间对视频内容的侵权易发多发,抄袭、盗用,不一而足,难以监管,倘若放任自流,势必对营商环境造成损害,令原创者心寒。回应公众关切,应对信息时代各种侵权行为发生快、证据易灭失等难题,亟须与时俱进加强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针对新兴领域出现的问题,《规划》提出多项举措:“统筹推进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完善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体育赛事节目、综艺节目、网络直播等领域著作权保护制度。”

新领域需要新规则,新业态呼唤新机制,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的一系列举措,为相关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万物上云”催生许多新产品新服务,如智慧医疗、线上办公等。在《规划》护航下,这些创新成果将得到更好保护,产业发展会更加规范,这将有效激发数字经济活力,更好惠及社会大众。

应当看到,互联网平台不仅仅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受益者,也应自觉承担起保护平台用户知识产权的责任,积极配合《规划》,更新技术手段,对侵权行为及早发现、及时处置,助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各环节。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随着《规划》的落地施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愈加健全,相信各领域的创新创造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用特殊滤镜,玩别样摄影


来源 中国摄影报 


滤镜从用途上可分为修正曝光、延长曝光时间、创意拍摄3大类。

修正曝光可以解决拍摄时出现的天空地面反差大(使用渐变滤镜),表现强反光处物体的质感,突出玻璃后面的景物、压暗天空和表现蓝天白云(使用偏振滤镜)等问题。

延长曝光时间能拍摄出各种非常规的艺术效果,如夜晚路面车辆的灯光轨迹、如梦如幻的海面、空无一人的闹市场景等。


1e9b79ed4a29b1c5f8ffafe421c62e1.jpg

使用690nm红外线滤镜拍摄,在PS中进行红蓝通道互换后,调整色彩。异样的色彩,产生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张恣宽 摄

4bce4daa6d07e1944ddd9a15bbfe2c3.jpg

湖面微风荡漾,激起阵阵涟漪,逆光照射下,出现了无数个闪烁的亮点,这是拍摄“甜甜圈”的最佳时机,产生一种空灵、梦幻般的美感。 张恣宽 摄

一些特殊滤镜可以创意出各种艺术效果,如用红外光来反映现实世界,产生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使用红外线滤镜),让光点变成一个“甜甜圈”(使用折反滤镜),使夜景的灯光色彩更加艳丽(使用抗光害滤镜),拍摄的景色、人物更柔和给人唯美朦胧的感觉(使用黑柔滤镜)等。

红外线滤镜

红外线滤镜分内置和外装两种。内置红外线滤镜体积小,携带、安装、拆卸方便。

进行红外线摄影时,拍摄的对象最好是以草地、树木、碧水、云霞、山峦、建筑等层次比较丰富的景物作为主体。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雨雪天、雾天一样能拍出意想不到的作品。

常见的红外线滤镜有590nm、720nm。590nm可以允许一部分可见光进入,与红外光混合成像,因此可以拍摄有趣的彩色半红外照片。720nm也可以拍摄纯粹的红外照片,通过后期转换为黑白效果。波段越低,植物的叶子越黄,波段越高,植物的叶子越白。

折反滤镜

折反滤镜是模仿折反镜头成像的特点,让画外的高光点在画面上形成美丽的环状散焦,呈现一个个“甜甜圈”的效果,别有情趣。离景物越近,拍摄到的“甜甜圈”也就越大、越圆。折反滤镜可安装在50mm焦段以上的镜头上使用,主流的单反和无反相机使用折反滤镜,都可以实现自动对焦。光线必须要选择侧逆光或者逆光拍摄,顺光情况下不能拍出甜甜圈效果。

抗光害滤镜

人造光污染是夜景摄影师在拍摄银河等自然风景,以及城市夜景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夜晚应是冷色的天空,而城市的灯光却干扰了天空的颜色和细节,导致画面偏暖,甚至有时候拍出了暖黄的色彩,失去了夜晚本应有的魅力。

抗光害滤镜可阻断部分暖色调光线,使画面更加通透、层次细节更加出色,非常适合用于拍摄城市的夜景或者星空。



【版权声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保持图文完整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3.转载文章标题加上“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字样

4.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协办。

《摄影公社》是本会为全国各地首席代表和会员及摄影家服务的信息平台。

本刊每周三发布一期。欢迎大家来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9781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12条48号(100007)


【更多内容】

请登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官方网站www.icsc1839.org.cn 或关注icsc1839微信公众号


11.jpg




版权声明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本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Images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ICS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