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2年1月19日 总第326期
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2年1月19日 周三 总第326期 摄影——在这里更加得到尊重 【本期内容】 ⊙提供优质服务,发掘更优秀作品 ⊙描绘版权事业发展宏伟蓝图 ⊙打通版权保护“最后一公里” ⊙只需4招,手机拍出高级感 提供优质服务,发掘更优秀的摄影作品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1年,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摄著协)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配合新修改《著作权法》落地实施,优化会员服务,继续打击网络侵权,坚定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深化国际版权交流与合作,深度开展教科书法定许可收费和分配工作。 我们经过12年矢志不移的努力,终于在新修改《著作权法》中延长了摄影作品的保护期。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施行30年,第一次就单一门类作品延长了保护期限。这改写了中国自有《著作权法》以来,百余年对摄影版权保护水平不高的历史。新修改《著作权法》赋予摄影与其他艺术门类平等的法律地位,实现了中国摄影人渴求平等保护摄影版权的百年梦想。 过去一年,摄著协稳步发展和扩大会员队伍,继续壮大权利代表性,截至2021年12月,摄著协会员总数达到2.2万人。此外,摄著协在深入推进教科书法定许可使用摄影作品收费和分配两项指标均有大幅度提升,摄影版权保护在教科书出版中得到进一步保护,教科书法定许可法律规定得到进一步落实。 2022年是实施《规划》的第一年,《规划》从6方面提出了26项重点任务,这对从事版权保护事业的人来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摄著协作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版权社会监督共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此摄著协要充分发挥集体管理组织的独特作用,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创新,为实现建设版权强国这个中心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的一年,摄著协将在配合国家完成与新修改《著作权法》配套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两个条例的修订工作中,积极建言献策,把摄著协多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努力把这两个条例修改成为既好用又实用的法规。在全面提升版权社会服务能力和提升集体管理组织社会公信力方面,摄著协要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2022年,摄著协要更加努力做好会员服务工作,争取把我们为会员所提供的优质服务,转换成激励会员创造的动力,发掘更多更优秀的摄影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在版权保护国际合作方面,摄著协会更加积极探索,继续努力开拓,利用摄著协作为全球最大的版权保护组织——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员的身份,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版权组织开展合作,签署数量更多、内容更加广泛的相互代表协议,不仅让中国的视觉艺术作品的版权能充分输出,用这些内容丰富又艺术精湛的作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更加深入地融入国际版权保护之中。同时把更多的国际大师的作品版权代表进来,方便中国社会和广大用户取得合法使用授权,在视觉艺术领域让中国与世界的版权合作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作者:林涛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总干事) 坚持创新理念描绘版权事业发展宏伟蓝图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突出建设高水平的版权法律制度体系 版权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设是版权执法的基础,对于保护版权人利益意义重大,必须坚持时代化、精细化和中国化的原则。为此,《规划》提出要积极推动制定、修订与《著作权法》配套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全球版权治理,推进有关著作权国际条约的磋商制定、批准和实施工作,完善版权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版权工作法治化水平。上述措施既考虑国内立法的完善,也兼顾了国际立法问题,必将大大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版权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 构建全面加强版权保护的执法体系 《规划》要求将全面加强版权保护作为版权执法监管工作的主要基调和基本导向,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优势,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盗版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坚决持续整治。《规划》强调要推动新业态新领域版权保护,将网络领域作为版权保护主阵地,不断提升版权管网治网能力。 同时,《规划》还完善了版权执法协作机制,广泛涉及版权行政执法部门内部的执法协作,版权行政执法部门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版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等等。为了建立长效的版权执法机制,规划还提出要广泛整合运用社会力量,加强与版权协会、版权保护中心、版权服务机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协作,逐步构建全社会共治的版权保护机制,要加强版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大力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巩固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成果 为了巩固正版软件工作成果,《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服务指导和宣传培训,完善软件正版化工作监管体系,巩固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成果,持续深入推进企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推动重要行业和重点领域软件正版化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国产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构建便民利民的版权社会服务体系 《规划》从完善著作权登记体制机制、健全中国特色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规范涉外著作权认证工作、提升版权社会组织服务水平、加强版权宣传引导、推进版权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6个方面提出了建设便民利民的版权社会服务体系的任务,必将引导和规范版权社会服务机构建设,全面提升版权社会服务能力。 提出高站位的版权涉外工作体系 版权工作必须坚持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既立足现实和国情,又尊重国际规则和主流做法,大胆吸收和借鉴版权保护的国际经验,积极参与版权国际事务,合理提出中国的利益诉求,推动构建新的全球版权治理体系。为此,《规划》提出,要加强版权多双边合作应对、建立健全版权国际贸易服务机制、推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国内立法实践和国际推广联动等措施,对于大力促进版权国际交流合作,妥善处理版权相关的经贸摩擦,提高版权国际纠纷的应对能力,积极参与版权国际规则构建,不断增强我国在版权国际治理规则中的话语权,营造良好版权国际环境,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促进版权产业发展提出有效措施 近年来,中国版权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7.51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7.39%。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版权产业的质量仍需提高。为了发展高质量的版权产业,《规划》对深化版权示范创建工作、强化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建设、打造全国版权展会授权交易体系、推进全国版权交易中心建设、加强推进版权产业发展的支撑工作提出了具体得力的措施,这有利于完善版权产业发展制度和政策,促进版权创造和运用,实现由数量和速度向质量和效益转变,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体而言,《规划》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特色,既抓住了我国版权工作的关键问题,又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了顶层设计,必将有力促进版权强国的建设。 打通版权保护“最后一公里” 来源 人民日报 “身穿大红袄,欢喜回娘家!”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高静正在创作一幅名为《回娘家》的年画。放下画笔,高静展示起自己的版权证书,“这是对我的认可。” 在通榆县,像高静一样会手艺的人不少,但村民们由于不知道如何保护版权,对于把文化产品转化为收益的想法,有所顾虑,担心自己的作品被滥用盗用。 “咱的原创作品可以申请版权保护,之后万一有人不经过许可滥用咱们的作品,那是可以找他们追究责任的。”对此,县政府召开了一次版权保护会议,版权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解释了什么是版权保护。 了解了版权保护,高静和不少村民一起到县里的版权服务站提交了申请版权所需的材料。半年后,村民们收到了自己的版权证书。拿到版权证书后,高静陆续与四五家企业建立起合作,将自己的年画印在黄豆等农产品的包装上。 年画、金属箔艺、快板书……一年间,通榆县已登记各类作品百余项。截至2021年10月,吉林省已设立8个农村版权保护服务工作站,尤其对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中文化产品版权的保护进行服务网点规划。目前,全省已有5600多部(幅)农民文化作品进行了版权登记保护。 “未来我们要继续扩大服务受众群,打通版权保护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创作更有底气。”通榆县版权服务站工作人员刘涛说。 南北雪景不同韵,选题拍摄各有方 来源 中国摄影报 雪能简化缤纷世界,统一多彩万物,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但南北方的雪景却有很大的差异,构思选题要动足脑筋,拍摄方法和技巧要因地制宜,更好地呈现拍摄主题。 挂满雾凇的白桦树好像在跟地面的雪花呢喃着这个冬天。杨伟兴 摄 积雪压在枝头,在黄花和朱墙的映衬下显现出几分生机。何小清 摄 雪景选题 北方的雪以豪迈、苍茫为主,雪景风景大片肯定作为首选,诸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气势磅礴林海雪原、西风漫卷大雪纷飞、雾凇冰挂等。大场景雪景不能流于表面,主题表达要明确,以光影、线条、色彩、对比性元素的加入,来表达拍摄的主题思想,或宏大豪迈、或悠远冷峻等。 南方的雪往往与雨水和秋色并存,有更多表达情绪和情调的可能,应以表现雪的韵味为主。可以借鉴古诗词中描绘的意境,或参考水墨画的构图,拍摄水乡古镇雪韵、独钓寒江雪、园林雪韵、腊梅傲雪、断桥残雪、踏雪佳人等,能让照片更出彩。 天放晴后的雪景更美,但这只是北方拍雪景的专利,如蓝天衬白雪,或日出时的金色、红色暖光照在雪地或冰河上的美丽画面。南方天还没晴雪就化了,只能追求雨雪纷纷或雪雾氤氲中,景物朦胧或一隅小景的情调和意蕴。 拍摄准备 北方地区雪期漫长,摄影人有足够时间构思和准备,列出详细拍摄计划,如坝上雪原奔马、吉林雾凇、镜泊湖冰瀑、查干湖冬捕等,根据拍摄内容准备不同的拍摄装备。 防低温:做好相机电池的保暖措施,将暖宝宝贴在相机电池仓一侧,备用电池贴身放。无人机电池用有保暖层的包存放,起飞后先在低空飞行,待电池温度达到15摄氏度再飞高飞远;防结雾:寒冷地区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拍摄后,进入室内之前,把相机装入相机包内,待温度升高后再拿出来;防雨雪:用相机雨衣,或用塑料袋套在镜筒上,并在镜头前端遮光罩处用橡皮筋卡紧。 南方往往是小雪或雨夹雪,机会难得,更要精心准备。选地点最重要,热门景点有可能人满为患,难以拍出韵味,郊外的园林或乡村,江边或湖泊,倒可能是不错的选择。平时踩点是选对地点的重要功课,雪没来心先动,心里构图落雪时的画面。另外,下雪天选择火车站、古典步行街或闹市区街拍人文题材,也能有不错的收获。 在南方拍雪,器材保护主要是防湿、防潮。 拍摄技巧 北方的雪往往较大,地面会有厚厚的积雪,常用的拍摄方法有:1.注重光线,选择日出日落前后,用侧光或侧逆光,曝光提高1-2挡,且让雪不过曝,又丰富了雪景画面的层次;2.寻找对比,植物、人物、建筑、线条、投影等,让容易单调的雪景产生兴趣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控制好白平衡,可直接尝试相机内置的各种模式,另外就是手动去调整色温值,根据照片的拍摄主题决定画面是冷峻些还是偏暖些。 南方的雪常常是边下边化,雪在地面很少能够厚积,因此拍摄空中飘落的雪花非常重要:1.选择深色的背景,可以衬托出白色雪花;2.使用中长焦镜头,压缩空间,雪花显得更加密集;3.高速快门拍摄,能够凝固雪花本身形状,慢速快门拍摄,能够记录雪花飘落的轨迹,速度越慢,雪线拉得越长;4.拍摄小雪一般适合使用小光圈,让画面中的雪花从前到后都清晰可见,大光圈景深浅,雪花会被虚化掉;5.小光圈拍摄雪花,感光度要设置得高一些,根据拍摄速度适当调整,目的是拍出清晰的雪花;6.闪光灯能够照亮前面飞舞的雪花,而较远的背景依然是暗调,加亮雪花让其突出。 【版权声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保持图文完整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3.转载文章标题加上“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字样 4.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协办。 《摄影公社》是本会为全国各地首席代表和会员及摄影家服务的信息平台。 本刊每周三发布一期。欢迎大家来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9781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12条48号(100007) 【更多内容】 请登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官方网站www.icsc1839.org.cn 或关注icsc1839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