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2年4月6日 总第336期
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22年4月6日 周三 总第336期 摄影——在这里更加得到尊重 【本期内容】 ⊙创作者和市场主体应运用好著作权登记 ⊙建立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制度 ⊙累计保护7亿张原创图片 ⊙把美食拍成自己的独家记忆 创作者和市场主体都应当运用好著作权登记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国家版权局发布的《通报》显示,2021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达6264378件,同比增长24.30%。登记总量的提升反映出我国文艺创作的动力强劲,版权交易市场空前繁荣,也说明社会大众充分认可作品登记的效率与意义。 著作权登记是一种法律手段,虽然有成本,但能产生公示公信的法律效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享有权利的推定效力。虽然法律规定著作权(即版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便自动产生,但现实情况是,由于缺乏法律意识,作者往往不会随时保存其创作事实的相关证据,这就会为今后维权带来麻烦,而如果进行了著作权登记,则可以在证明作品之存在及其权属上发挥补强作用,即便在进行登记时,登记机关只作形式上的审查,而不作实质的判断。 存在接触可能的推定效力。判定侵犯著作权的一个基本要件是被诉侵权人存在纠纷发生前曾接触权利人作品的可能,而由于作品版权信息经登记后是对外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检索到某一作品的相关登记信息(如作品的名称、作品的类型、创作完成时间、首次发表时间及登记人姓名或名称等),即便被登记的作品的具体内容是不公开的,也能在判断是否存在接触可能上发挥重要作用,从而降低权利人的举证成本。 版权移转的生效效力。版权是一种财产权、绝对权,其法律关系的变动(如转让、赠予、继承、出资及质押等)都应当遵循公示公信原则,即便双方已经签订了权利移转合同,但只有经过登记的合同或意思表示,才能产生绝对权变动的法律效力,否则就只是一个不具有排他力的普通债权,而非绝对权。 专有许可的对抗效力。所谓专有许可,是指区别于普通许可的,具有一定排他力的债权,而要使得这一债权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就必须经过登记。 换句话说,虽然合同中约定的是专有许可使用,但如果此合同没有登记,则意味着如果第三人实施侵犯版权的行为,虽然你是专有被许可人,但由于合同的相对性原理,第三人并不知道你享有这个专有权利,故仍然只能由许可人去维权,而许可人之前已经获得了一大笔专有许可使用费,故很有可能懈怠维权,进而对专有被许可人的市场造成损害。 因此,专有被许可人应当积极将专有许可合同进行登记,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 综上所述,著作权登记有非常高的现实价值和法律意义,登记费用并不高,而且是采取自愿原则,故创作者和市场主体都应当积极地运用好这一手段。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北京将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制度 来源 中新网 北京市将加强商标、版权等领域和奥林匹克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支持探索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知识产权管理措施和保护模式,建立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制度,营造有利于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 3月31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条例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共七章57条,分为总则、行政和司法保护、社会共治、促进与服务、纠纷多元调处、法律责任和附则,旨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知识产权首善之区,支持和促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服务和推动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条例加强商标、版权、商业秘密、传统文化、奥林匹克标志、数据处理、数字贸易、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网络平台、展会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在“两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探索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政策措施。 条例规定,北京市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探索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前沿生物技术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知识产权管理措施和保护模式。 建立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制度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条例加强公共服务,促进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建设,提供专利预审、维权指导等服务;建立专利导航、知识产权金融、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制度;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和规范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 条例规定,北京市版权部门应当建立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制度,对国家和本市版权部门确定的重点监管网站加强监管;完善作品自愿登记工作制度,支持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进行作品自愿登记。 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和维权援助机制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条例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处,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快速解决。建立行政裁决、诉调对接机制和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和维权援助机制,鼓励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提供调解服务,支持仲裁机构加强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能力建设。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举报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 条例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知识产权保护管理部门投诉、举报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对在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条例还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部门应当健全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对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及其网络平台,及时处理投诉、举报线索,并按规定将处理结果反馈投诉人、举报人。 阿里公布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数据:累计保护7亿张原创图片 来源 环球网 3月31日,阿里巴巴发布的《2021知识产权保护年报》(下文简称知产保护年报)显示,截止去年底,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累计保护全球各类知识产权权利超64万项,品牌权利人入驻量超58万。通过加强联合全球品牌权利人持续围剿线下制售假团伙,过去一年依法协助各地公安机关进行线下假货打击,已累计协助侦办涉假案件2685起,抓捕犯罪嫌疑人1968名,涉案金额达38.87亿。 《知产保护年报》显示,已有超过1000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阿里巴巴打假联盟(下文简称AACA)。为帮助权利人提升保护效率、构建多维立体的知产保护体系,阿里在加快主动防控升级的同时,也实现了98%的知产投诉能在24小时内快速处理。此外,阿里还发布了由9国语言文字写成的“阿里巴巴知识产权用户手册”,为全球品牌权利人在阿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上进行知识产权维权提供便利。 为帮助解决中小商家遇到的商标和图片侵权等知产维权问题,阿里还针对性研发了知产保护科技大脑和隐形数字水印等创新技术,并推出原创保护平台。同时,还上线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牵头推动的DCI体系1.0产品。让商家上传原创商品图时,就能秒级获得DCI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实现原创作品“触网即确权”。依靠DCI体系能力,目前阿里原创保护平台能实现每日图片查重4.1亿张,商品维权监测15万个,可支撑新增原创图片保护量更是高达40万张,截至2021年底,阿里原创保护平台已保护超7亿张图片,超3500万条短视频,超过42万份设计手稿,DCI发码量超过76万,超过一万家原创商家从中受益。 为从源头入手减少图片侵权现象,2021年阿里持续升级AI虚拟模特推出童模功能,针对童装行业的需求,用AI虚拟模特代替童模出镜,大幅节省商家时间和资金成本,更关注未成年人保护,促进童装行业的健康发展。阿里巴巴知识产权运营负责人徐骏表示,这一系列技术与模式创新,都是旨在帮助解决长期困扰版权保护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我们还通过与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共同培养知产保护人才,也积极面向公众开展不同形式的知产保护科普教育。”徐骏称,今后阿里将持续坚持技术创新和协同共治的理念,继续建设体系健全、便捷高效、共治共享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成效和影响力,为激励创新发展的健康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把美食拍成自己的独家记忆 来源 中国摄影报 餐桌上令人眼前一亮的精美早餐,朋友聚餐时亲手做的菜肴,在喜欢的餐厅遇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怎样才能让生活中牵动我们味蕾的美食留存在我们心中呢?3个小妙招,就能让舌尖上的美味转变为别具匠心的独家记忆。 虚化背景使得画面更具吸引力。 跳动的火苗和青烟仿佛让人感受到香味。 突出主体 模糊背景,能够营造出具有景深感的立体画面,并让拍摄对象更醒目。如使用手机拍摄,可以选择“人像”模式,点击主体就可以进行对焦。为了让画面中的美食更诱人,可以选择一个食物,例如溏心鸡蛋,同时巧妙利用光线,让照片更富感染力。 此外,手动对焦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一般来说,在手机的“专业”模式中,都提供了手动对焦选项,将AF调整为MF即可。有的专业摄影App还提供了“手动对焦峰值”功能,让焦点位置一目了然。拍摄对象越靠近镜头,背景的模糊效果就会越强。 “模糊”技巧总结:使用手动对焦或手机的人像模式拍摄,并确保拍摄对象和背景之间有一定距离。 巧用光线 好的照片离不开光线的塑造。把美食最值得出镜的一面稍微朝向光源,就能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选择一个半逆光的环境,不仅可以制造阴影,打造具有立体感的画面。例如,逆光能让照片中的红茶和橙子闪闪发光。 拍摄前,我们需要寻找明暗合理的拍摄点。比如拍摄蛋糕等立体物体时,让拍摄角度略微低于平视视线,立体感就能更好地呈现。 使用手机拍摄时,可以利用好白平衡参数来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调整K值时,数字越低,画面越偏蓝色,反之偏红。拍摄清晨场景时让画面呈现浅蓝色,傍晚场景呈暖红色,这样可以让照片更具故事性。 “光影”技巧总结:在半逆光场景,让拍摄对象最值得入镜的部分迎上高光区。拍摄对象比较立体时,让拍摄角度稍稍低于平视视线。 营造动感 捕捉运动的元素,可以为照片增添运动感,例如美食制作过程中灶台跳动的火苗,制作面食时轻洒面粉的动作。这些画面不仅可以使用高速快门来捕捉,还可以尝试通过放慢快门速度,都可以得到充满动感的照片。 更快的快门速度可以更清晰地捕捉到运动中的物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会导致进光量减少,画面变暗。因此用高速快门拍摄时,一定要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 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时,一定要用到三脚架来稳定画面,避免设备抖动影响拍摄效果。为了捕捉到最细微的动作,在曝光恰当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快门时间,并尽可能减缓物体的运动速度。 “动态”技巧总结:如果需要使运动元素更模糊,可以放慢快门速度,并使用三脚架;如果想捕捉到清晰的图像,则要有足够的光线并设置更快的快门速度。 【版权声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保持图文完整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3.转载文章标题加上“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字样 4.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协办。 《摄影公社》是本会为全国各地首席代表和会员及摄影家服务的信息平台。 本刊每周三发布一期。欢迎大家来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9781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12条48号(100007) 【更多内容】 请登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官方网站www.icsc1839.org.cn 或关注icsc1839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