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博会限量鉴证媒体报道选摘
2014-10-18 18:25
来源:未知
编辑:骏马
编者按:
9月17日-19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首次展览并交易限量鉴证摄影艺术品,交易额破百万,得到了版权界、摄影界、收藏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也成为本届版博会上媒体关注的热点。三天的版博会就有12家报纸 20家网络传媒和3家新媒体报道限量摄影鉴证。我们对这些报道作了简要摘录如下:
【中新网】
中国国际版博会成都落幕 40余幅照片卖出百万元
中新网成都 刘忠俊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作为国家授权的版权保护组织,首次携带10余位摄影家的限量版摄影作品参会。”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总干事林涛称,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首次推出摄影作品鉴证服务,为限量冲洗的每幅摄影作品发放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收录入“中国摄影优秀作品数据库”,并给予50年版权保护。同时,还备有数字档案,让人清楚掌握作品在市场上的总量,增加买家或收藏家的投资信心,提升限量摄影作品的公信力。
摄影作品限量鉴证服务,是在艺术品市场呼唤“艺术品身份证”以去伪存真、防微杜渐的情况下推出的一项服务。这对于摄影作品进入艺术品市场以及从长远角度规范影像艺术品市场都是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同时也将成为未来新潮流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
林涛:限量认证为摄影作品增值“护航”
每经记者 江然 实习记者 丁舟洋 据了解,此次推出的限量鉴证版摄影作品,每幅都配有唯一编号的现代科技防伪证书并制有钢印,每版(张)限量制作10~20幅,并被收入摄著协“中国摄影优秀作品数据库”,给予50年版权保护。林涛表示,这种方式能使人们清晰地掌握摄影作品在市场上的总量,保证限量版摄影作品的真实性。 林涛指出,限量鉴证版摄影作品的推出对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影响巨大,一方面能提升限量摄影作品的公信力,增加买家或收藏家的投资信心;另一方面,随着第一张到第十张作品的售价变化,创作者和收藏者都能准确把握作品保值、升值的过程。 多数人认为,照片是可以重复印制的产品,所以它的价值不具备“孤本”的意义,不值得收藏。但成熟的欧美摄影收藏市场显示,摄影作品的买卖可以参考版画方式,通过控制印量(版数)来保证作品的收藏价值。 作为全国权威、知名的摄影版权保护组织,摄著协承担了为摄影作品限量认证的职责。 【国家版权局网】
东莞摄影作品参展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
东莞新闻网 何明强
9月17日,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有近两百家国际、国内著作版权单位参展,其中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展区展出了来自东莞的一幅摄影作品——《劳动者》,这也是获得“中国摄影作品限量鉴证”第一号的作品,为推动东莞摄影艺术事业发展掀开了创新性页。
据悉,此次博览会展出的摄影作品为长安镇摄影家李志良创作,他有一组共十幅摄影作品获得中国摄影版权鉴证,是国内首位荣获摄影作品著作权的摄影家,此次参展的作品是其限量鉴证作品代表之一。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中国文联权保部副主任暴淑艳等领导在参观该展区时,对限量鉴证的摄影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摄影著作权的规范化管理必将推动国内摄影事业繁荣发展。 目前,长安镇正积极与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沟通,争取将国内第一个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的首席代表处落户长安。 【新闻出版报】
限量鉴证版摄影作品“钱”景无限
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 方圆 邹韧 截至9月19日版博会闭幕,限量鉴证版摄影作品的总成交额达102.95万元,成为了本届版博会上的一大亮点。而这种全新的版权交易模式,也得到了众多摄影收藏家的肯定和喜爱。 摄影家:对交易模式很满意 这次版博会第一次在异地举办,摄著协又第一次将限量鉴证版摄影作品在版博会上展出,李志良再一次幸运地成为了卖出限量鉴证版摄影作品的第一人。很多业内人士对这种交易模式非常看好。 收藏者:购买作品很放心 “我还买了一幅打算送给朋友。”一位韩国购买者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向记者介绍着,同时她也表示,看到展出的每幅摄影作品旁边都配有一张证明该作品的《限量鉴证证书》,感觉很放心。 摄著协:鉴证让市场更规范 据林涛介绍,艺术品身份鉴证是所有艺术品市场流通环节都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服务。他们之所以推出《限量鉴证证书》,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破解摄影艺术作品“原作”难以界定和无限复制的困惑,希望通过给摄影作品发放《限量鉴证证书》,让消费者能清晰地掌握摄影作品在市场上的总量,便于消费者对艺术品价值进行评估和判断,增加消费者的投资信心,同时还可以提升限量摄影作品的公信力。 【中国摄影报】
成交额百万 历史性突破
山原 17日上午,国际版博会在成都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司长于慈珂等领导来到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展位,认真观看并了解首次推出的限量鉴证摄影作品,对中摄权协版权服务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局长高航,对中摄权协提出的“著作是有权利的,照片是有价值的”展示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这是对摄影版权保护最完美的解读。世界著名华人影像收藏家靳宏伟先生特意送来藏品参展,他对中国摄影事业的蓬勃发展感到十分振奋并充满期待。 摄影作品限量鉴证引起多家新闻媒体的热切关注,《今日经济新闻》第一时间进行了专门报道,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科技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知识产权报等纷纷进行采访。本届博览会重要学术活动《中国数字版权高峰论坛》,对中摄权协限量鉴证摄影作品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规范摄影艺术品交易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文化投资专家郭际先生在展场说,版数失控是摄影艺术品市场最致命的问题,中国摄影收藏发展不平衡有多种原因,但诚信缺失版数失控是一个痛苦的现实。作为第三方鉴证机构的出现,是影廊、拍卖机构、收藏家和摄影家的喜事和幸事,也是中国知识产权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体现 。中国文联权益保护部副主任暴淑艳看到精美而防伪的鉴证书说,著作权管理的创新必将进一步促进摄影作品交易的规范,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对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也是有益的探索 。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在闭幕式上获得了本届版博会金慧奖——最佳组织奖。国家版权局和中国文联领导要求中摄权协和中国摄协,加大对这一摄影版权保护创新项目的宣传力度,使其成为摄影作品传播和使用新的增长点,把版权保护转换成生产力,转变成经济价值,使摄影家在版权保护和运营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和尊重。 【人民摄影报】
限量图片交易成为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热点
本报讯 9月19日,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闭幕,首次参展的限量鉴证摄影作品成为本届博览会交易热点,总成交额达102.95万元,创新版权交易模式,改写了版博会历史记录,并引起业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9月17日开幕式当天,限量鉴证版的摄影作品就成交30万元。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总干事林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这是中国摄影作品首次由传统的艺术市场提升到国际版权领域和视野。 在国际版博会开幕式当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局长高航,对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提出的“著作是有权利的,照片是有价值的”展示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这是对摄影版权保护最完美的解读。 首次推出的限量鉴证摄影作品,引起人们极大兴趣,超过半数的参展摄影家作品成功交易,图片单价从6千元至5万元不等,总成交额夺得本届国际版博会单个展位艺术品交易的头筹。购买限量鉴证摄影作品的买家来自中国、韩国、加拿大、美国和台湾地区,他们多为艺术品收藏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