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15年12月30日 总第20期

2016-01-06 11:30 来源:未知 编辑:著作权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
2015年12月30日 周三 总第20期
摄影——在这里更加得到尊重

【本期导读】
⊙会员发展覆盖全国
⊙泰州首代举办讲座
⊙摄影的拍卖和收藏
⊙圣诞夜景灯饰拍摄


 



【协会动态】
中摄权协2015年下半年会员发展首次覆盖全国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2015年下半年新会员评审工作于新年来临之前结束。全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全国性行业摄影协会推荐的2375名申请人获得入会资格(名单将在协会官网上公布),使得中摄权协发展会员工作首次完全覆盖全国和行业摄影协会,创造了协会会员发展连续三年的快速增长。

本次新会员发展表现出如下新气象:第一,自中摄权协1月启动全国首席代表工程以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首席代表处积极行动并带动了各地市首席代表开展工作,使申报会员工作积极踊跃;第二、各首席代表处对申报新会员材料认真负责,严格按要求进行核对,使得申报人员的入会率大幅提升;第三、涌现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全国性行业摄影协会的首席代表处带动各地、市级首代集体报送的崭新景象。安徽、河北、江苏、福建、山东、河南、上海、北京、广东、江西、重庆、湖北、深企业、山西、浙江等首席代表处报来的申请人数居前15名,各全国性行业摄影协会集体申报明显增加,通信、公安、财政、华能、铁路、电力等都榜上有名。由于以上特点使得本次会员上报人数和材料合格率超过以往。

新会员资格评审工作结束后,我会将向获得新会员资格者邮寄通知书,会员部提示在接到本会通知后,按要求履行入会手续,办理缴纳会费、建立新会员版权保护数据档案等相关程序,待完成全部入会手续后,将向各位发放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证。



泰州市首席代表举办摄影作品著作权登记培训讲座

作者 泰州市摄影家协会 杨进勇


经典的案列分析,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图文并茂的文件演示,流程简便的登记示范……近日,一场由泰州市文广新局、泰州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摄影作品著作权登记培训讲座”在泰州市文化馆五楼报告厅举行。

讲座现场吸引了近50多名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出席来加,江苏版权保护中心主任袁学术以“摄影:在这里得到尊重”为主题,围绕摄影作品著作权现状、维权案例分析、摄影作品著作权登记的目的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并演示了摄影作品的网上注册、登记、证书打印等相关步骤。主讲人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尤其是联系他多年从事著作权保护的工作经历,结合经典案例,畅谈关于摄影著作权保护的相关知识,令与会人员深得要领,会场时时响起阵阵掌声。

“今天这个活动对我们摄影人来说意义重大”泰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著作权协会泰州地区首席代表陈富平说。“当我们得知市新局版权处有著作权免费登记时,我们就第一时间登门咨询,并产生了举办培训讲座来推广的念头,我们说出我们想法时,得到了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促成了这次讲座的举办”。“现在无论是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是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的成立,都说明了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协会现在有400多会员,但对摄影著作权有足够认识的寥寥无几,面对摄影作品的侵权盗用协会也没有更好地手段维护会员的权益,这个讲座如及时雨般地给我们广大会员送来了实实在在的大礼包,摄影著作权登记操作简单,维护权益实用,我们还将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在协会宣传推广,以点带面地普及摄影著作权登记,最大程度地维护我们摄影人的利益,”
 



【艺术交易】摄影的拍卖和收藏

来源 中国摄影

 

摄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有关它的文化和历史并不久远。拍卖也称竞买,是一种公平的买卖方式。收藏,是文化传承,也是投资理财。

1839年,法国宣布发明了摄影术。 1896年,美国史密斯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1.2万件摄影工具以及20万张与摄影历史相关的照片,首开美国博物馆收藏并展出摄影作品的先例。1937 年,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摄影 1839-1937”展览,标志着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正式被以美术馆为代表的艺术权威领域所接纳。

1971年,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际拍卖巨头苏富比在英国伦敦举行首场摄影专场拍卖会,自此一槌定音地向世界确认了摄影作品的投资价值,随之各大拍卖行纷纷效仿。1984年是摄影作品市场的里程碑,美国的保罗 • 盖蒂博物馆以 2200 万美元的大手笔购入了总共 1.8万张摄影作品,作为博物馆的永久馆藏。同年,著名摄影家安塞尔 • 亚当斯离世,这让艺术品级的高端摄影作品一时洛阳纸贵,成为万众注目的焦点。从1990年至2008年,摄影作品的价格整体涨幅位居油画、雕塑、当代艺术品和战后艺术品等十大类中的第一位,同时也跑赢了全球艺术品综合价格指数。尤其在近年来,一些名家名作以天价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2014年11月,在苏富比举行的摄影私藏拍卖中,上拍的175件摄影作品成交率达到了90%,金额达到了2132.5万美元(约1.3 亿元人民币)。美国苏富比摄影部主席Denise Bethel 称,这个收藏在规模和范围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此次交易也在摄影拍卖领域开创极致。

中国摄影收藏交易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中国的影像市场深受西方影像价值体系的影响。2006年9月纽约苏富比拍卖的中国摄影家王庆松的一幅作品《跟我学》,以超过31万美元(约24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给中国摄影市场极大的震动。2006年11月23日华辰拍卖公司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对中国摄影发展影响深远的影像艺术专场拍卖会,彰显着民族的影像价值判断倾向,成交额245.6万元人民币,成交率为61%。摄影家解海龙的中国“希望工程”代表影像《大眼睛》,以 30.8万元成交。具有标志性的华辰影像艺术专场拍卖会,宣告了中国摄影收藏市场的正式亮相。2007年国内三大拍卖行相继开辟了影像专场,博物馆、美术馆近年来开始介入摄影收藏,民间收藏家也大量出现,摄影藏品的种类不断丰富,品质不断提高。营销影像艺术品的画廊遍布全国,市场交易的规则不断完善,影像收藏行业在全面迅速发展。影像艺术品目前在国际上是位于油画和雕塑之后的第三类藏品,在中国,它正逐渐跻身字画、瓷器、油画之后的第四大艺术品。这是世界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时代趋势,当然,摄影要感谢当代艺术,它把影像的价值推向了登峰造极,令摄影家都目瞪口呆。华辰拍卖影像部经理李欣说:“国外用了40多年才有了今天市场的份额,我们仅仅用了近9年的时间,就从每场 100 多个拍卖标的,到2014年近500个标的以上,超过了苏富比和佳士得每场200左右标的的规模。目前我们影像专场的成交率超过70%,市场增幅甚至有超过50%的可能。未来的五年,我们希望影像专场成交额可以突破亿元。”

中国艺术品市场由于缺乏规范、权威的艺术品评估和鉴定机构, 版权不清, 真假难分,制约着市场的良性成长,使许多收藏家和投资者面对艺术品市场谨慎、犹豫、彷徨,难易涉足。照片成为艺术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它无限的复制性和通过器械创作的间接性,至今让很多国人无法与收藏联系在一起,这也说明了限量和签名在摄影艺术品中为什么重要。决定一幅摄影作品的价值至少包括六个方面:影像的历史价值、影像的艺术价值、照片的文物价值、作者的签名、作者的影响力、作品的数量。特别要指出的是,照片签名的意义与书画不同,它是作者直接在作品上留下的唯一人文气息。版画的限量为摄影创造了彰显价值的模式,物以稀为贵,收藏本身就是对罕见物品的拥有。版数是摄影收藏的命脉,限量也是国际社会对摄影艺术品交易的通行做法,但版数失控是目前中国影像市场的最大尴尬,包括国外藏家及投资者现在对中国优秀作品不敢轻举妄动,严重制约了影像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这也是中国影像市场的一个突出特征。《中国文化报》刊发贺雷先生的呼吁:对任何要进入拍卖市场交易的当代艺术品,必须进行版权登记。既然进入市场交易,那无论作品的艺术性多么高贵,它都是一件商品。既然进入交易环节,就要涉及双方权益的保证。必须是做过版权登记,有明确的产权证明,也就是说必须是“确权”的,我们花几千元买的电视机还有三包服务,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购买的艺术品却没有任何法律保证,这个荒谬的现实实在不应继续下去!社会期待第三方机构介入,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2014年推出的限量鉴证令业界举措,国家版权局还认为限量鉴证破解了“摄影原作”历史性的困惑。


全球艺术品市场总值正在创造新的高峰。据欧洲艺术基金会市场报告:2014年全球艺术品市场总价值超过510亿欧元,比上一年增长 7%,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销售额主要集中在美国(39%)、中国(22.4%)和英国(21.9%)三大中心,2006年时中国只占市场总额的不足 5%,但到2014年这一比例已升至22.4%。在全球五大拍卖公司中,中国占居了两席,最高年度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已达到千亿元规模。但与国际相比,中国市场的结构严重失衡,国际以私洽和零售等一级市场为主,而中国一二级市场倒挂,拍卖的二级市场占销售额的近70%,其他销售由画廊等直接在艺术家处购买,这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特色。除了因其投资价值引起的热捧外,全球博物馆数量的增加是艺术市场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当然,拍卖行利用一些潜规则和技巧推欢心鼓舞,不仅是规范交易和构建诚信的有力波助澜,也是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因素,跟风现象也不能排除。在中国,国画和书法作品占居了拍卖市场成交总额的半壁江山。在影像艺术品交易中,当代艺术备受青睐,老照片和纪实作品也受重视,以审美为价值的作品却少有关注,此类作品恰恰是具备了收藏投资和悬挂欣赏双重功能的影像,对中国广大百姓和亿万家庭有着难以想象的巨大空间。小众和高门槛是艺术品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摄影颠覆了这个传统理念。影像市场在快速的拓展,照片成为艺术品就是这样的简单 : 限量+签名,以致很多摄影家还不能理解。摄影是民主的艺术,摄影收藏是人人的收藏,它的低价位,赋予了老百姓拥有艺术品的机会,它的初阶段,让投资者洞察到了积累财富的捷径。收藏是精神的享受,收藏是物质的富有,收藏是与历史的对话,收藏是与昨日的交流,收藏是对文化的传承,收藏是对当下的拥有。

由国内外140家画廊参加的2015艺术北京博览会,在股市火爆的背景下开幕,国家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并没有影响人们对艺术的渴望。4天时间8万顾客的数字刷新了艺术北京的历史记录,刚翻倍涨到100元一张的门票脱销,让举办了10年博览会的组委会总监董梦阳先生始料不及。中产阶级已在大大方方地追求艺术享受,30岁左右的青年人构成博览会主体顾客的现象,让人们不得不正视艺术消费时代的到来。今年越来越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推出艺术品抵押融资业务,业内人士断言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将迎来爆发的黄金10年。艺术金融的基础是要用科学的方式和数学的模式来评估和解决看似复杂而又混沌的艺术真实价值问题,当下,中国书画市场的很多作品隐含着100倍的价格泡沫,而中国大量摄影家的代表作储藏着100倍的升值空间。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的影像艺术品市场刚刚起步,2014年国内摄影作品拍卖总额近亿元,仅占艺术品交易额的 0.25%,与四大艺术品的称谓相去甚远。影像评判体系尚不健全,价值理解还不到位,拥有亿元影像藏品的大咖乐道“摄影收藏好玩又赚钱”,但先觉人士还是凤毛麟角。处于价值投资洼地的影像,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甚至投机,都恰逢其时。华人影像收藏家靳宏伟先生,近年来时常现身于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他认为中国影像市场的成熟需要 5-10年,这是一座已经破土的金矿,是中国文化产业最后一支潜力股,未来令人充满美好的期待!
 




【摄影知识】
圣诞夜景灯饰拍摄攻略


来源中国摄影报

说到圣诞节,大家都不会陌生,脑海中自然浮现出圣诞老人和麋鹿的美丽传说。尤其是平安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节日气氛尤盛。如果你没有特殊的安排,不妨带上相机去发现别样的美景。

器材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出行前我们一定要想好携带的拍摄器材。由于是夜景拍摄,对感光度的要求较高,应该尽量选择传感器面积更大的相机。就画质效果而言,最佳选择为全画幅相机。因为更大的传感器面积,意味着更好的景深表现和更好的抑噪效果。
  
对于经常拍摄夜景的影友来说,三脚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是在灯火辉煌的闹市拍摄,出于对更高质量影像的追求,他们也会选择细节表现更佳的低ISO拍摄。相对应的,此时的快门速度往往低于安全快门速度,手持拍摄万万不可。使用三脚架拍摄同时可以放慢拍摄的节奏,实际提升构图的严谨性。应备齐快门线等配件,方便三脚架拍摄时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出行前应检查相机和快门线的电量,备好电池。
  
接下来,就到了镜头的使用。由于拍摄的大部分是街景,所以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是不可或缺的。前者可以表现整体的恢弘大气,后者可以呈现局部引人入胜的小景,足以应对80%的拍摄场景。如果手里有鱼眼镜头,不妨一同带上,它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地点选择
不出意外,平安夜里越是美不胜收的街道,人流越是密集。出于器材及人身安全的考虑,我们并不建议影友挤在人群中拍摄街景。难道要放弃这些美景吗?答案是不,我们可以找到某个高点,从上往下俯拍。在商业中心,往往有地段较高的平台,且影友汇聚,既能保证拍到美景也能保障安全。
  
如果不喜欢凑热闹,影友也可以选择自己平时多次拍摄的街道,熟悉的公园广场等。相对于商业中心,它们的人流量不大,但也有自己的精彩。影友可以驾轻就熟,按照自己的习惯选取最好的地点、最好的角度拍摄。当然,如果热衷于在人群中穿梭,偏向写实拍摄的话,我们的建议是,一定要轻装上阵。一机一镜足矣,在注意安全的同时保护好器材。 

拍摄技巧

1.保证精度
夜景拍摄的首要注意事项就是精度。由于光线不及白天,所以很容易出现精度不够的情况。当手持拍摄时,需注意安全快门,尽量让快门速度小于安全快门速度。可以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和快门线配件进行拍摄。如果出现无法对焦,应根据情况采用平行移动对焦或手动对焦。
  
2.使用RAW格式
在长时间曝光时,无论感光度高低,成像都会因为感光元件发热而产生噪点。为了更好的画面纯度,拍摄时应使用RAW格式记录文件。因为RAW格式为感光元件的原始信息,可以在后期处理时进行不同强度的降噪调节。如果选用的是更快捷的JPG格式,拍摄时应开启降噪功能。
  
3.巧用慢门
慢门不仅拥有提升曝光量的作用,更能够化繁杂为简洁,留下光影记录的效果。尤其拍摄对象是人流密集的街道时,慢门可以模糊人像,记录下人群流动的奇异景象。如果有车流通过的话,车灯会变一个拖着光芒的线条划过画面,极大增强了画面的趣味性。同时,慢门拍摄时,影友也可以自备荧光棒,在镜头前方写下节日的祝福。
  
4.善于用光
拍摄中,影友需要注意观察现场的光线,避免直射光进入镜头,用心区分冷光和暖光。如果取景时现场的光线过于杂乱,不仅会降低画面的纯度,也会出现画面中的高光溢出范围过多的情况。可有意将多个路灯构入图中,继续收小光圈,就会有星芒效果出现(一般光圈要小于F8)。

5.用好光圈
对象是街景时,一般使用小光圈拍摄,力求更大的景深范围。不过,在静物特写时,可以放心使用大光圈进行拍摄。此时,就需要额外用心地构图,寻找比如灯光、气球等背景,充分利用大光圈焦外成像的特点,表达出节日的气氛。
  
6.制造趣味
为了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影友也可自备小人偶或自制特殊散景小黑卡,前者将会有效改善画面的重心,后者有利于带来特殊效果的散景。充分利用小配件,会极大提升出片率,不妨出门时多备一些。

• 本图文选自《中国摄影报》12月11日14版
 

 



“首席V”是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专为全国各地首席代表服务的信息平台,欢迎大家来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9781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12条48号(100007)
电子邮件:icsc1839@126.com

【更多内容
请登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官方网站www.icsc1839.org 或关注icsc1839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本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Images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ICS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