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权利与艺术的尊严 2015年12月30日 总第20期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
【本期导读】 【协会动态】 中摄权协2015年下半年会员发展首次覆盖全国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2015年下半年新会员评审工作于新年来临之前结束。全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全国性行业摄影协会推荐的2375名申请人获得入会资格(名单将在协会官网上公布),使得中摄权协发展会员工作首次完全覆盖全国和行业摄影协会,创造了协会会员发展连续三年的快速增长。 本次新会员发展表现出如下新气象:第一,自中摄权协1月启动全国首席代表工程以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首席代表处积极行动并带动了各地市首席代表开展工作,使申报会员工作积极踊跃;第二、各首席代表处对申报新会员材料认真负责,严格按要求进行核对,使得申报人员的入会率大幅提升;第三、涌现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全国性行业摄影协会的首席代表处带动各地、市级首代集体报送的崭新景象。安徽、河北、江苏、福建、山东、河南、上海、北京、广东、江西、重庆、湖北、深企业、山西、浙江等首席代表处报来的申请人数居前15名,各全国性行业摄影协会集体申报明显增加,通信、公安、财政、华能、铁路、电力等都榜上有名。由于以上特点使得本次会员上报人数和材料合格率超过以往。 新会员资格评审工作结束后,我会将向获得新会员资格者邮寄通知书,会员部提示在接到本会通知后,按要求履行入会手续,办理缴纳会费、建立新会员版权保护数据档案等相关程序,待完成全部入会手续后,将向各位发放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证。
讲座现场吸引了近50多名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出席来加,江苏版权保护中心主任袁学术以“摄影:在这里得到尊重”为主题,围绕摄影作品著作权现状、维权案例分析、摄影作品著作权登记的目的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并演示了摄影作品的网上注册、登记、证书打印等相关步骤。主讲人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尤其是联系他多年从事著作权保护的工作经历,结合经典案例,畅谈关于摄影著作权保护的相关知识,令与会人员深得要领,会场时时响起阵阵掌声。
“今天这个活动对我们摄影人来说意义重大”泰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著作权协会泰州地区首席代表陈富平说。“当我们得知市新局版权处有著作权免费登记时,我们就第一时间登门咨询,并产生了举办培训讲座来推广的念头,我们说出我们想法时,得到了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促成了这次讲座的举办”。“现在无论是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是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的成立,都说明了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协会现在有400多会员,但对摄影著作权有足够认识的寥寥无几,面对摄影作品的侵权盗用协会也没有更好地手段维护会员的权益,这个讲座如及时雨般地给我们广大会员送来了实实在在的大礼包,摄影著作权登记操作简单,维护权益实用,我们还将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在协会宣传推广,以点带面地普及摄影著作权登记,最大程度地维护我们摄影人的利益,”
来源 中国摄影
摄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有关它的文化和历史并不久远。拍卖也称竞买,是一种公平的买卖方式。收藏,是文化传承,也是投资理财。 1839年,法国宣布发明了摄影术。 1896年,美国史密斯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1.2万件摄影工具以及20万张与摄影历史相关的照片,首开美国博物馆收藏并展出摄影作品的先例。1937 年,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摄影 1839-1937”展览,标志着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正式被以美术馆为代表的艺术权威领域所接纳。 1971年,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际拍卖巨头苏富比在英国伦敦举行首场摄影专场拍卖会,自此一槌定音地向世界确认了摄影作品的投资价值,随之各大拍卖行纷纷效仿。1984年是摄影作品市场的里程碑,美国的保罗 • 盖蒂博物馆以 2200 万美元的大手笔购入了总共 1.8万张摄影作品,作为博物馆的永久馆藏。同年,著名摄影家安塞尔 • 亚当斯离世,这让艺术品级的高端摄影作品一时洛阳纸贵,成为万众注目的焦点。从1990年至2008年,摄影作品的价格整体涨幅位居油画、雕塑、当代艺术品和战后艺术品等十大类中的第一位,同时也跑赢了全球艺术品综合价格指数。尤其在近年来,一些名家名作以天价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2014年11月,在苏富比举行的摄影私藏拍卖中,上拍的175件摄影作品成交率达到了90%,金额达到了2132.5万美元(约1.3 亿元人民币)。美国苏富比摄影部主席Denise Bethel 称,这个收藏在规模和范围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此次交易也在摄影拍卖领域开创极致。 中国摄影收藏交易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中国的影像市场深受西方影像价值体系的影响。2006年9月纽约苏富比拍卖的中国摄影家王庆松的一幅作品《跟我学》,以超过31万美元(约24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给中国摄影市场极大的震动。2006年11月23日华辰拍卖公司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对中国摄影发展影响深远的影像艺术专场拍卖会,彰显着民族的影像价值判断倾向,成交额245.6万元人民币,成交率为61%。摄影家解海龙的中国“希望工程”代表影像《大眼睛》,以 30.8万元成交。具有标志性的华辰影像艺术专场拍卖会,宣告了中国摄影收藏市场的正式亮相。2007年国内三大拍卖行相继开辟了影像专场,博物馆、美术馆近年来开始介入摄影收藏,民间收藏家也大量出现,摄影藏品的种类不断丰富,品质不断提高。营销影像艺术品的画廊遍布全国,市场交易的规则不断完善,影像收藏行业在全面迅速发展。影像艺术品目前在国际上是位于油画和雕塑之后的第三类藏品,在中国,它正逐渐跻身字画、瓷器、油画之后的第四大艺术品。这是世界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时代趋势,当然,摄影要感谢当代艺术,它把影像的价值推向了登峰造极,令摄影家都目瞪口呆。华辰拍卖影像部经理李欣说:“国外用了40多年才有了今天市场的份额,我们仅仅用了近9年的时间,就从每场 100 多个拍卖标的,到2014年近500个标的以上,超过了苏富比和佳士得每场200左右标的的规模。目前我们影像专场的成交率超过70%,市场增幅甚至有超过50%的可能。未来的五年,我们希望影像专场成交额可以突破亿元。” 中国艺术品市场由于缺乏规范、权威的艺术品评估和鉴定机构, 版权不清, 真假难分,制约着市场的良性成长,使许多收藏家和投资者面对艺术品市场谨慎、犹豫、彷徨,难易涉足。照片成为艺术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它无限的复制性和通过器械创作的间接性,至今让很多国人无法与收藏联系在一起,这也说明了限量和签名在摄影艺术品中为什么重要。决定一幅摄影作品的价值至少包括六个方面:影像的历史价值、影像的艺术价值、照片的文物价值、作者的签名、作者的影响力、作品的数量。特别要指出的是,照片签名的意义与书画不同,它是作者直接在作品上留下的唯一人文气息。版画的限量为摄影创造了彰显价值的模式,物以稀为贵,收藏本身就是对罕见物品的拥有。版数是摄影收藏的命脉,限量也是国际社会对摄影艺术品交易的通行做法,但版数失控是目前中国影像市场的最大尴尬,包括国外藏家及投资者现在对中国优秀作品不敢轻举妄动,严重制约了影像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这也是中国影像市场的一个突出特征。《中国文化报》刊发贺雷先生的呼吁:对任何要进入拍卖市场交易的当代艺术品,必须进行版权登记。既然进入市场交易,那无论作品的艺术性多么高贵,它都是一件商品。既然进入交易环节,就要涉及双方权益的保证。必须是做过版权登记,有明确的产权证明,也就是说必须是“确权”的,我们花几千元买的电视机还有三包服务,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购买的艺术品却没有任何法律保证,这个荒谬的现实实在不应继续下去!社会期待第三方机构介入,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2014年推出的限量鉴证令业界举措,国家版权局还认为限量鉴证破解了“摄影原作”历史性的困惑。
由国内外140家画廊参加的2015艺术北京博览会,在股市火爆的背景下开幕,国家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并没有影响人们对艺术的渴望。4天时间8万顾客的数字刷新了艺术北京的历史记录,刚翻倍涨到100元一张的门票脱销,让举办了10年博览会的组委会总监董梦阳先生始料不及。中产阶级已在大大方方地追求艺术享受,30岁左右的青年人构成博览会主体顾客的现象,让人们不得不正视艺术消费时代的到来。今年越来越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推出艺术品抵押融资业务,业内人士断言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将迎来爆发的黄金10年。艺术金融的基础是要用科学的方式和数学的模式来评估和解决看似复杂而又混沌的艺术真实价值问题,当下,中国书画市场的很多作品隐含着100倍的价格泡沫,而中国大量摄影家的代表作储藏着100倍的升值空间。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的影像艺术品市场刚刚起步,2014年国内摄影作品拍卖总额近亿元,仅占艺术品交易额的 0.25%,与四大艺术品的称谓相去甚远。影像评判体系尚不健全,价值理解还不到位,拥有亿元影像藏品的大咖乐道“摄影收藏好玩又赚钱”,但先觉人士还是凤毛麟角。处于价值投资洼地的影像,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甚至投机,都恰逢其时。华人影像收藏家靳宏伟先生,近年来时常现身于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他认为中国影像市场的成熟需要 5-10年,这是一座已经破土的金矿,是中国文化产业最后一支潜力股,未来令人充满美好的期待!
器材准备
拍摄技巧
5.用好光圈
• 本图文选自《中国摄影报》12月11日14版
【联系我们】
【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