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8 14:05 来源: 未知 编辑: 著作权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
2016年03月02日 周三 总第28期
摄影——在这里更加得到尊重
【本期导读】
⊙新版登记表即将启用
⊙我会受邀与WIPO座谈
⊙索尼发布新机及G头
⊙2015年摄影收藏报告
⊙拍黑白照需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版入会登记表即将启用
为满足广大摄影家的入会要求,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简便手续,2016年上半年入会申报工作即将启用新版入会登记表。
新表将于近期在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网上发布,欢迎大家下载和使用。
会员部咨询电话:010-65978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协会动态】
中摄权协参加“WOC与中国集体管理组织合作”座谈会
2016年2月23日“WOC与中国集体管理组织合作”座谈会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以下简称WOC)召开,中国音乐、音像、文字、摄影、电影五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负责人及代表出席会议。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总干事林涛应邀参会。
会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宏兵向来宾介绍了办事处成立以来的工作和任务,表示今后要加强与各著作权协会间的交流和合作。5个著作权组织负责人也轮流进行了发言。林涛介绍了近年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在发展会员、教科书法定许可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成绩,以及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希望在信息化建设、人员业务培训方面得到WOC的支持和帮助。
【业界动态】
索尼发布A6300及3支G头
2016年02月,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APS-C画幅索尼微单™数码相机 A6300(型号名:ILCE-6300),三款高端G系列全画幅镜头FE 24-70 mm F2.8 GM(型号名:SEL2470GM)、FE 70-200 mm F2.8 GM OSS(型号名:SEL70200GM)与FE 85 mm F1.4 GM(型号名:SEL85F14GM)。索尼微单™A6300是一台能够更加快速精准对焦,且持续捕捉精彩瞬间的新品。而三款使用全新红G镜头标识的高端全画幅镜头,均具有出色的高分辨率与唯美焦外的表现,无论是对于摄影师还是摄像师而言,都会充分启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使其随心所欲地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此外,索尼全新高端G系列镜头的出现让微单™镜头群更加完善,同时也再次提升了索尼微单™系统的专业性,能够胜任更多领域的拍摄。
【摄影收藏】
摄影收藏:2015年度报告
作者 曾璜 来源中国摄影报
中国艺术品市场自2014年开始出现了连续两年的下滑,总降幅达到了40%左右。中国影像艺术品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表现如何: 2015年,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华辰影像、大理国际影会和上海艺术摄影展的三大影像艺术品交易平台;被历史和意识形态所“遗失”的摄影大家不断被发现;新的收藏脉络正在不断出现,补充和完善着中国特色的影像艺术品收藏体系,如当代手工摄影书的收藏和摄影技术技法收藏脉络的形成,“一带一路”影像艺术品的收藏和区域性摄影收藏的兴起。
极具中国特色的红色影像收藏在国内外均创出了交易记录:2015年11月,纽约苏富比举行的“印象派、现代及当代艺术”拍卖会上,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1972年创作的《毛泽东》以4,750万美元(约3亿元人民币)成交,吴印咸早年洗印制作的银盐纸基原版照片《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在华辰影像拍出了80万的价位。
最大的中国影像艺术品交易平台华辰影像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影像艺术品得到了越来越多资金的关注。在新入场藏家充裕资金的推动下,华辰影像2015年秋拍专场的成交额超过了700万,比春拍的500万成交额增幅超过了40%。此外,2015年秋季的成交率也较2014年提升了18%。市场在经历了一年的低迷之后,已开始走出低谷,启动了下一波的上升行情。
2010– 2015华辰影像各拍卖季交易额 牛婕制表
2010 – 2015 华辰影像各季拍卖成交率 牛婕制表
一、三大影像艺术品交易平台的出现
8月的2015大理国际影会开设了画廊展区,为摄影画廊和当代影像艺术家提供交易平台。9月11日,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继续火爆,有来自欧洲、美国和中国的15个国家的50家艺廊参展,向中国人普及摄影收藏的常识和游戏规则,向潜在的藏家推荐国内外顶级影像艺术品。大理国际影会画廊、上海艺术影像展和华辰影像拍卖,正在构建起中国影像艺术品的三大交易平台。
2015年,各地不断出现新的影像艺术品收藏、展示和交易平台:4月26日在重庆开展的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吸引了257位国内外影像艺术家参加,成为了近年来国内最大的影像艺术展会,预示和促进了西北影像艺术品市场的出现和形成。5月9日嘉德拍卖陈东升捐赠的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的开馆展,影像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形态”与油画和新媒介并列组成三个主要板块 , 5月22日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开馆;8月7日大理摄影博物馆开馆;11月15日,借集美X阿尔勒在厦门开展,三影堂推出厦门三影堂艺术中心。湖南省资兴市东江湖摄影艺术馆是一家县级摄影艺术馆,它通过举办当代摄影名家展,已收藏有1300多张影像艺术品。甚至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私人投巨资修建1万多平米的摄影名家“张桐胜艺术宫”收藏摄影。。。影像艺术品作为企业的文化金融资产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同,进入了影像艺术品收藏领域的资金开始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加长。
二、摄影收藏的新版块和脉络
2015年的摄影收藏市场,新的收藏版块和脉络正在不断出现,完善着中国影像艺术品收藏的体系:
1、 当代手工书收藏脉络的出现:在国际独立摄影书制作潮流的影响下,不少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家开始选择“手工书+独立出版和自出版”的形式来展示作品,并通过制作手工书对作品进行再次创作。
一本优秀的摄影书,需要不同元素,如照片、编辑、排序、设计、构造、材质、媒介,尺寸、展示方式等等因素来构建。因此,精美地限量版摄影手工书已成为艺术家越来越看重的展示方式。此外,手工书因版数略多,性价比较传统的“作品”低,较传统的画册高,正好顺应了一个新出现的中端市场的需求,成为了摄影收藏的新品种。华辰影像也适时在2015秋拍推出了“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的摄影书和手工书”专题拍卖,将当代手工书作为摄影艺术品的种类,放入了中国摄影史长河中,去“勾勒出中国摄影史上重要时间节点的摄影师及其代表作品的基本脉络,帮助藏家重新审视值得被关注的摄影书。”
2、 摄影技术技法的收藏脉络的成熟和完善
摄影是科技的产物,早期摄影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基于摄影技术技法的发展上。摄影术的每一个进步,都为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为摄影艺术品打上了一个时代的美学特性,甚至催生出摄影大家。影像科技发展史作为摄影收藏最重要的脉络之一,包含有两个内容:一是反映早期摄影术对艺术创作的作用和贡献,二是当代艺术家将摄影技术技法作为视觉语言来创作影像艺术品。这部分藏品包括了摄影术发明以来的各种摄影器材和媒介,如达盖尔、安布罗、玻璃湿版火棉胶工艺、蓝晒印相工艺、蛋白、CDV蛋白、铂金、宣纸艺术微喷、手刷银盐、上色绢本……等,承载了摄影艺术发展史上典型的摄影技术技法的重要代表作品及相关材料、工具,将建立起中国摄影收藏科技与艺术关系的新脉络。
3、 区域性摄影收藏的普及
随着摄影收藏的发展,区域性的摄影收藏也普及和繁荣起来。继北京、上海、厦门、福州及闽江流域、河南及黄河流域、湖北及长江流域的摄影收藏兴起后,很多地区的摄影收藏也开始起步,华辰影像在2015年推出了天津、山东、西藏等地区的影像艺术品专题拍卖;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启动了河北籍著名摄影家艺术馆的建设,将为张印泉、孟昭瑞、王文澜、解海龙等八位摄影家建影像馆;山东淄博云志美术馆以收藏18位著名风景摄影家的作品开馆后,2015年举办了山东摄影家西藏专题收藏展,并在诸多拍卖场大举收藏山东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艺术品;八月开馆的大理摄影博物馆关注云南摄影史和民族影像史料的收集和展览;天津媒体投资建影像馆;南通、上海嘉定、山东聊城等地方摄影史、影像史的收藏与研究也开始启动。遗憾的是,作为摄影术传入中国之地的广东和香港地区的影像艺术品,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价位明显偏低,是影像艺术品投资和投机的价格洼地。
4、“丝绸之路”影像艺术品成热点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治需求下,出现了名目繁多的以“丝绸之路”为内容的影像展,导致收藏市场上对“丝绸之路”有关的影像艺术品的大量需求,种类涉及了十九世纪的原版老照片、历史影像、纪实性和当代影像作品,还有“丝绸之路”相关的古籍善本。
此外,早期电影胶片的收藏也渐成气候。
三、浮出的“遗失”摄影家
在摄影收藏财富效应的驱使下,近年来中国摄影史所遗失的重要史料不断地浮出,这是摄影收藏对中国摄影文化构建最大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影像艺术品收藏市场出现的“遗失”摄影家就有:
1、同兴照相馆。一批拍摄于1880前后的福州和闽江流域,及《武夷山》影像及摄影画册让福州同兴照相馆推到摄影史研究者的面前。著名的东方摄影史学家泰勒•柏耐特(Terry Bennett)认为十九世纪福州同兴照相馆,是清末国内不多见的可与广东阿芳照相馆相提并论的摄影机构,其照片不仅具有很高的影像史料价值,还可以放入中国影像史、艺术史和摄影史的范畴加以讨论和研究。
2、中国最早航拍的原版照片: 2015拍卖场上出现的一本法军远征军军官普雷森特上校(Captain Plaisant)、卡梅尔上校(Captain Calmel)和迪舍尔上校(Captain Tissier)三人在庚子事变期间记录的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照片集粘贴有140余帧原版照片,其中包括有12帧从热气球上拍摄的中国最早的航拍照片。这些史料虽从未在中国摄影史上出现,但前几年出现的《热气球下的中国》古籍摄影画册已让摄影史研究人员从印刷品上观看过这批影像,这是第一次有机会观看到这些影像的原版照片。
3、俄国摄影师伊万诺维奇。国内收藏市场第一次出现了俄国摄影师鲍迪罗夫•伊万诺维奇(Podeorov Fedor Ivanovich)的名字,其清末庚子时期在北京拍摄的建筑和风景包括了故宫、颐和园、天坛及俄国在京机构等保存几近完好的原版蛋白照片,尺幅较大,清晰度极佳,为清末北京皇家建筑增添了一个珍贵的维度。史料记载最早拍摄中国西北和北京的应是俄国摄影家,遗憾国内对俄国早期来华摄影家的研究几近空白。俄国摄影师伊万诺维奇的出现,无疑为研究俄国来华摄影家提供了珍贵的一页。
4、海岚•里昂。作为张学良的专机驾驶员和美联社驻华记者,海岚•里昂(Hyland Lyon,1908~1973)拍摄了西安事变、淞沪抗战等重要事件;记录有民国四大家族及国民党高官的私人场合和活动,以及一大批民国时期空拍中华大地的照片,其中不少是该地区最早的空拍影像,还有西南地区风貌、民俗风情。今年,里昂于1935-1940年在中国拍摄的6000多张底片和8000多张原版照片现身收藏市场,这批珍贵实物的出现,补白了民国影像史、中国新闻摄影史、中外视觉传播史等多个领域的空白,是一批值得好好研究的素材。
5、詹布鲁恩。民国期间在京开设照相馆的约翰•詹布鲁恩(John Zumbrum)的1000多张底片,数千张原版照片现身收藏市场,其内容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袁世凯葬礼、北平兵乱、五四运动、孙中山奉安、祭孔祭天典礼、溥仪等,还有圆明园遗址等各地建筑景观和市井民俗,多方面补充了中国影像史、民国摄影史、摄影技术技法发展史、照相馆史和中外视觉文化交流史。
6、谈卡法卢。“谈卡法卢”是摄影师亚瑟•德•卡瓦略(Dr. Arthur Alfred de Carvalho)在其作品上使用的一枚印章,他在民国期间上海的中外摄影文化交流中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也是民国时期上海摄影界从传统的画意摄影到现代主义摄影转变的亲历者和实践者。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呈现出厚重与浪漫结合,随意与平和共存,表露出画意摄影与现代主义摄影两种不同视觉的交融与碰撞,为国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所收藏。
7、阿瑟•罗斯坦。美国著名摄影家、纪实摄影的鼻祖阿瑟•罗斯坦(Arthur Rothstein)1946年曾为联合国难民署来华记录湖南衡阳的饥荒,出现在收藏市场上他拍摄的原版照片补充了一段中国摄影史。
此外,还有瑞士的阿道夫•克莱尔(Adolf Krayer)、美国的格雷伍兹(Carlton Harlow Graves)、菲尼特•库拉斯(Fynette H. Kulas)、本杰明•基尔伯恩(Benjamin West Kilburn,1827-1909)、英国的约翰•海尔(James H. Hare)、法国的谢阁兰(诗人,1878—1919)、华西协合大学药学院院长米玉士都是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遗失”摄影家。而新近发现的国内摄影家和重要史料则有民国摄影大家郭锡麒的底片(149张),海派摄影大家陶冷月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华国璋“摄画”风格的作品和相关资料(1688张照片,394张底片)、杨光海的影像民族志等,它们补充了摄影史的空白。
四、摄影 “原作”渐成共识
随着中国摄影收藏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收藏界对中国举办的“国字号”摄影艺术展和摄影艺术评选中,没能使用“原作”提出了质疑。由于国内摄影收藏滞后等原因,目前尚无明确公认的摄影“原作”的界定,还有学者提出摄影作品没有“原作”,是一个亟待讨论和完善的学术空白。
在中国,“原作”概念的强化来自2013年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的《原作》收藏展(original)。策展人对“原作”的诠释是“原作,是指由摄影家、摄影艺术家拍摄后亲自进行后期制作完成,或在艺术家亲自介入指导而由制作工作室按其要求完成的作品原件。”
收藏市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明确了“原作”、“原版”(vintage print)和“新版”(later print)等不同概念。“原作”为作者亲笔签名认可的作品,“原版照片”是指在拍摄后很短一段时间内由艺术家制作或授权制作的作品。2015年在华辰影像秋拍以8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打破了2007年以来72万的单幅红色影像作品的交易纪录的《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就是早年制作的原版照片。近几年不少摄影家将早年拍摄的作品,按收藏市场的游戏规则,新近制作后进入市场,这些藏品称为“新版作品”。
摄影的“原作”准确真实地反映出艺术家创作的所有理念,它不仅包括影像的内容(如视觉符号、构图、用光、色彩、对比度等),还包括了影像艺术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元素(如质感、材质、尺寸、制作工艺,制作年份、装裱,甚至作品的展示方式等诸多方面等)。
5月开馆的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以《20世纪摄影经典作品收藏展》开馆,加之《颗粒到像素——摄影在中国》共展出了上百位中外摄影名家从早期湿版摄影到当代数字摄影拼贴的原作。10月15日,三影堂为来京参加第33届国际摄影策展人会议(oracle)的世界各地的国际摄影专家和策展人,推出了《20世纪以来中国摄影》的原作展。嘉德拍卖陈东升捐赠的武汉万林博物馆的开馆展,影像艺术品“原作”也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主角。武汉博物馆的《绝代风华》则以早期的“原版”照片来回忆一个城市的历史。。。摄影收藏的普及让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举办“原作”展渐成常态,有关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告别了纸上谈兵的阶段,“不看原作是学不好摄影”的摄影史研究已渐成风气。
尾声
来自刚刚结束的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的资讯表明,国内外艺术品市场都进入到了“新常态”的阶段, 201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持续调整的同时,正逐渐走向成熟化、专业化及多样化,艺术品市场更加注重从艺术史的角度对艺术品的学术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同时拓展和探索市场新的经营理念、模式和渠道。10月15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国际摄影收藏家和策展人齐聚北京参加第33届国际摄影策展人会议(oracle),充分表明了中国影像艺术品市场已经引起了国际业界的关注。
【摄影技巧】
拍黑白照片需注意什么?
任何形式的摄影都讲究光影特点,需通过光影作用体现立体空间感。黑白摄影则对光影利用的要求更高。第一,黑白摄影以单纯黑、白、灰影调表现被摄对象,因此取景时要尽量排除可有可无的内容,避免将无意义杂乱物体纳入;第二,黑白摄影将所有色彩都抽象为黑白灰色调,被摄对象的“色差”转换为“反差”,拍摄时要充分利用光线亮度变化等,确保主体与背景有合适的影调反差以避免混淆;第三,黑白照片对画面的层次变化等要求较高,拍摄时要充分关注现场光比,取景曝光等要兼顾亮部、中间、暗部影调的层次变化,有时还要利用投影等尽可能获得层次较丰富的效果。
“首席V”是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专为全国各地首席代表服务的信息平台,欢迎大家来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我们】
电话:010-659781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12条48号(100007)
电子邮件:icsc1839@126.com
【更多内容】
请登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官方网站www.icsc1839.org 或关注icsc1839微信公众号